第1部分(第2/4 頁)
志書籍當回事,因為書中說的,都是他們曾經並正在做的事。
我作為一個//auto。ifeng。/
汽車經銷4S店的管理者,也曾不止一次地聽過高水平的培訓課。但現在就算絞盡腦汁,也很難回憶起這些課程的些許片段了。唯有一個短短的影片培訓資料,令我至今記憶猶新。那是日本一家叫做南國//car。auto。ifeng。/brand/20016
豐田的汽車經銷商(這家經銷商的傳奇事蹟我會在本書中向讀者詳細介紹)老闆的一席話我實際上沒有什麼秘訣,我所做的其實只有一件事:要求我的員工每天都比平常水平好一點點,這樣一直堅持下去,10年就會是一個翻天覆地的大變化。20年來,我就是一直這樣做下來的。如此拙人拙語,卻足以振聾發聵。
所以,如果你問我管理有什麼神奇妙招,我還是要這樣回答你:眼睛不要看得太遠,就看著你眼前的事物就行。把那些平素被你忽略掉的事物一個個地撿起來,並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假以時日,必定大有收穫。但同時我要提醒你:這件事其實一點都不簡單,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你可要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
從今天開始,你要努力把浮在半空中的腳強行拖回到地面上,嘗試著做一個至拙之人。
而本書,也是為這種至拙之人而寫。她不幻想能夠為期待成功之人提供一塊巨石,只希望能夠灑下一粒一粒沙子,並能夠為有心人細心地撿起和收集。
正文 “閒人”與“忙人”
在職場中,未必忙人越多越好。有時候,閒人也會大顯神通。
所有的老闆都會關注一個員工工作量滿負荷度的問題。這本身是一個最基本的管理學課題,並無差錯,但如果將其絕對化就會有失偏頗。因為可以肯定地說:對於全體員工來講,絕對不是所有人都越忙越好。只要所有的人忙得團團轉就是一片繁榮的高效率景象,老闆就會開心、滿意,這絕對是一個低階的思維方式。因為,俗話說越忙越亂、瞎忙,人在忙的時候往往是忘記了效率二字的(就是說,忙的時候往往是亂的),往往是疲於應付的,使出吃奶的勁兒弄完就行。所以,忙的時候十有八九效率是低的(至少是非常容易陷入這種局面)。
我公司最重要的業務部門初始時只有一位女經理,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發現她實在是忙不過來,部門內問題成堆她也無暇顧及。無奈只好又為她配了一位副經理,以為情況會有所好轉,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發現這兩位經理又都忙得不可開交,而部門內堆積如山的問題不但沒有得到絲毫的解決,反而有愈積愈多、越演越烈之勢。情急之下,公司只好又為他們配備了兩位全脫產的經理助理,以為這下總會使局面能有個徹底的轉變。但是,結果卻令人極為失望——該部門的領導從一位變成了四位,儘管每個領導從上任伊始就會立刻成為忙碌之身,但是部門內的問題卻依然不見絲毫解決的跡象。
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採用最原始的盯梢的方法,一對一地近距離觀察這幾位部門領導的工作過程,想從中看出一些端倪。
經過幾天的貼身跟蹤,我終於發現了箇中奧秘。
原來,這幾位部門領導根本沒有履行任何的管理職能,他們的所有精力,都被一些業務瑣事所佔據,令他們疲於應付,無暇他顧。
他們的手機總是一天24小時響個不停,所有大小瑣事,員工都一律推到他們這裡尋求解決,而他們也總是來者不拒,頗為盡職盡責地一一予以處理。他們就像是一個個的救火隊員,哪裡出了問題就第一時間飛到哪裡。他們總是親自滅火,卻從不認真思考問題的起源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更不要提去落實這些方法了。因此,所有的問題都得不到根本的解決,不停地重複發生,而他們所能做的事情,也只能是不停地重複滅火。雖說把自己累個半死,四周卻依然是火情四起,令他們身心俱疲。
簡單點說,這是一種典型的治標不治本的管理方式。雖說意識當中也明白治本的重要,但是,僅治標這一件事兒已經佔據了他們幾乎所有的時間,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治本了。到頭來,儘管表現得極為敬業,卻也只能落得個有苦勞沒功勞的結果。老闆不滿意,自己也沮喪。
相信我公司的這種現象絕非獨有,在許多其他公司也會是一種日常風景,所有的管理者們都不會陌生。
因此,總得有幾個不忙的人,在一旁靜靜地看,靜靜地發現問題,靜靜地思考,靜靜地想解決辦法。總得有個人靜下來,不能都是忙人。靜下來的人耐心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