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發展。果戈理、車爾尼雪夫斯基、屠格涅夫、赫爾岑、契訶夫、列夫·托爾斯泰等大作家,交映成輝,使俄國文學成為世界文學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72。新和諧公社
正像巴爾扎克等作家在文學作品中描寫的那樣,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力雖然迅速發展,可是在18、19世紀,歐洲各國的勞動人民都遭受著殘酷的剝削和不平等的待遇。他們採用各種方法進行反抗和鬥爭,期待著過和平幸福的生活。有一個新型的村莊在人們的這種期待中誕生了。
這個村莊地處丘陵起伏、碧水長流的地帶。村外的山崗和谷地上,是一片又一片的葡萄園,紫紅色的串串葡萄掛在綠葉成蔭的架下,把村鎮周圍點綴得分外秀麗。遠處,與天際相連的綠茵茵的草場上,牧羊人頭戴寬邊草帽,悠閒地隨著雪白的羊群向前走動。村後的果園裡,蘋果樹、桃樹、李樹排列成行,好像村子的翡翠屏障。往村子裡走,只見街道兩旁種著白楊和桑樹,還有美麗的金雨樹。再往裡,是相隔不遠的一處處廠房,有面粉廠、鞋帽廠、啤酒廠、麻布廠,另外還有酒坊和染坊。到了村子的中心,可以看到嶄新而又整齊的住宅和各種公用建築,還有會議廳、閱覽室、學校、醫院和接待室,偶爾也可以見到作為臨時住房的圓木小屋。這些房子的周圍,是連成一片的小花園。微風吹來,村裡到處飄逸著花草的芳香。
當太陽昇起,薄霧剛剛散去的時候,村裡的人們就開始一天的勞動了。看上去,他們的衣著倒不講究,但乾淨利落。人們按年齡大小從事各種有益的勞動。5歲到7歲的兒童,跳跳蹦蹦地走進小學,遠遠地可以聽到他們琅琅的讀書聲;8歲到10歲的兒童,或是修整花園,或是做家務勞動,從中獲得有益的實際知識;12歲以上的青少年,在課堂裡學習科學知識,也在工廠、作坊學習某種手藝;20歲到25歲的青年人,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基本隊伍,在工廠勞動,或是在農田耕作;25歲到30歲的人,每天只參加兩小時生產勞動,其他時間從事保衛工作和產品分配,也有的從事科學研究和藝術工作;30歲到40歲的人負責管理、組織和領導各部門的生產;40歲到60歲的人,主持對外來往,如接待來訪的賓客、交換產品等等;60歲以上的老人負責捍衛憲法──這也是這裡獨有的。人人各得其所,和睦相處。
這豈不是一個世外桃源嗎?是的,這的確是很理想的世外桃源。然而,它也確實在這世界上存在過4年之久。它的地址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南部沃巴什河岸邊,名字叫新和諧公社(或叫新和諧村)。它是英國人歐文創立的。
英國和法國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以後,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了。工人們受到的剝削壓迫和資本家的窮奢極欲形成了鮮明對比。不但工人們要起來反抗、鬥爭,就連一些出身貴族和資產階級的人也感到氣憤不平。他們想找到醫治這種社會不平等的藥方。有的人詳細地設計了他們理想中的社會:消滅了城市和鄉村、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消滅了私人經營和僱傭勞動;全社會人人平等,產品要平均分配或按勞分配,國家只不過是管理生產的機構
但是,想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做到這一切,想用宣感測化和試驗的辦法來實現這一理想,完全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因此,人們對他們這種主張給了一個非常恰當的稱呼──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最著名的代表,除了歐文以外,還有法國人聖西門和傅立葉。
既然歐文的理想不過是空想,那麼他的新和諧公社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
歐文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對受剝削和壓迫的勞動人民深為同情。他後來和一個工廠主的女兒結婚,並且成了這個廠的經理。這樣,他聚積了一大筆錢。1824年,他帶著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來到美國印第安納州,花20萬美元買了8萬英畝土地,開始興建新和諧公社。這真像一隻春燕凌空而起,傳來了春天的訊息,給勞動人民帶來了希望。不少人紛紛從美洲各地來到這裡,期望在這裡建設新的家園。甚至連當時著名的科學家,像美國費城科學院長威廉·麥克留爾、經濟學家和博物學家約西亞·華倫等也來到這裡,熱情地參加新村的建設。還有不少人川流不息地來到這裡參觀訪問。那些對社會主義沒有反感的人,情不自禁地對它大加讚揚;那些對社會主義抱敵視態度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公社的成就。
歐文在1825年10月發表的一篇演說中,闡明瞭他創辦新和諧公社的目的。他說:我來到這個國家是為了介紹一個嶄新的社會,把愚昧而自私的社會制度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