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第3/4 頁)
部隊的武器裝備則是數一數二的。這可能和其是關東軍有關吧,除了兩個旅團,一個炮兵聯隊的12門120農炮和36門75MM野炮之外,這個師團還配屬一個野戰重》鶴重炮聯隊,編制有24門150MM重炮,是日本上海派遣軍唯一的一個重型師團。而這個時候,松井石根也有理由把這支部隊
關鍵的戰場。
負責指揮這場戰鬥的中島今朝吾中將也不是一個吃素的主兒。這位1915年日本陸軍大學第三名畢業的傢伙校留學,並且以觀察員身份參加過法國的西線戰鬥,所以對塹壕戰十分的瞭解。他來到前沿陣地以後,並沒有立刻讓自己的部隊展開攻擊,相反他派出幾個偵察部隊,對中國軍隊的防禦進行了詳細的偵察,並且確定了中國軍隊的重點防禦方向,同時自己也制定了所謂的攻擊的重點。10月1日,中島今朝吾開始發動了第一次攻擊。和日軍以往的戰術不同,中島今朝吾並沒有使用日軍原先對付塹壕戰的戰術——波浪式的人海攻擊,而是採用了以中隊為單位的突擊戰術。不過這種中隊的突擊並不是中島今朝吾的主要目的,他的主要目的則是吸引中國軍隊的火炮的射擊。因為,他在研究了101師團和其他進攻師團的戰報之後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中國軍隊在防守的時候更加依賴火炮,特別是重型榴彈炮和山炮。而這種情況在以往的東亞是沒有過的,所以中島今朝吾準備來個將計就計,那就是派出一支中等規模的部隊反覆的出擊以引誘中國軍隊的炮兵開火,接著再採取所謂的彈道追蹤和利用空中定位的戰術,偵測出對方的炮兵陣地,用自己的重炮部隊給對方以打擊。
中島今朝吾地戰術在一開始的情況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因為中國軍隊的炮兵不知道是計謀(其實這種看上去十分新穎的戰術根本無法判斷是否是計謀。)。於是設定在前沿的幾個炮兵陣地立刻予以開炮還擊。而這個時候,經過充分準備的日軍的火炮則在前線觀察哨和氣球監控和飛機地偵側下開始進行反壓制。這個時候日軍炮兵良好的素質得到了體現,特別是關東軍炮兵的高效訓練在這裡得到了完美的發揮,一發發炮彈準確的落到了部分中國軍隊的炮兵陣地上,瞬間造成了不少地損失。至少有兩個負責支援的炮兵連被日軍發現並且給予重創,不過好在重炮的配置比較深,日軍的火炮射程和威力都有限,所以對於重炮的威脅並不是很大。但是日軍這麼一搞。的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至少中國的炮兵部隊不敢隨意的支援處於陣地上的步兵了,而趁著這個機會,中島今朝吾投入了兩個大隊地兵力,並且還集中了所有的師團步兵炮和迫擊炮。攻擊地重點則是十八軍的11師和60師地結合部——東街
很快兩千多名日軍憑藉著火力和兵力的優勢,開始了他們的攻擊。而這次攻擊也和一開始日軍的戰術不同,衝在第一排的日軍一個大隊計程車兵的裝備十分的奇怪。他們地身上都穿著一件用鐵製成的防彈衣。說老實話。這種類似於中世紀鎧甲地防彈衣的樣子的確十分的難看,除了胸前的那塊圓形的鋼板以外,他們的腹部到襠部也被另外一塊半圓形的鐵板保護住了,而這種奇怪的樣子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海里的生物龍蝦。所以很多人見到這個東西以後都不約而同的稱這個東西叫做龍蝦盔甲。
雖然龍蝦盔甲的樣子醜陋,而且防禦力並不是非常的高。(3MM厚的盔甲不能防禦大口徑子彈和炮彈。只能防禦手榴彈破片和普通的步槍子彈)但是對於頭一次見到這種東西的中國軍隊來說,這種新式武器給他們的震撼還是比較大的。因為他們槍膛中發射的子彈根本不可能給予對方以多少殺傷,再加上日軍在這裡投入的步兵數量實在是太多了。所以經過半個小時的戰鬥,東街被日軍攻佔。接著日軍開始集中自己的兵力向距離東街僅僅3裡處的楊行鎮中心,鎮政府發動了攻擊。
一時間,楊行的局勢變得非常的危險。中島今朝吾開始派出以小隊為單位的小分隊開始往中國軍隊的側翼進行滲透。一個小隊計程車兵甚至已經出現在距離孫立人和羅卓英指揮部僅僅五十米的地方,當然這支大膽的部隊最後被守衛部隊消滅。卻給所有人敲響了警鐘。很快一封封求援電報便透過無線電發給了在江灣的淞滬前敵指揮部裡。
而此時季明也沒有其他的辦法,畢竟現在自己的手上沒有一兵一卒。於是他只得回覆對方兩個字:“死守!”不過,這個時候中國軍隊的炮兵經過了一開始對敵人戰法的不適應之後很快恢復了過來。負責指揮的炮兵總監克萊因針對對方的戰術,立刻開始了反制。首先他採用了破壞對方的偵察系統的方法,請求空軍進行支援,讓空軍的戰鬥機對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