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3/4 頁)
轉向,谷壽夫和他麾下的各師團開始往東北防線轉移,他們的任務是從側後包圍上海市。而北線的日軍則開始往南方前進。幾十萬軍隊在這塊不大的區域內掀起了一股進軍的風暴,穿著土黃色衣服的日軍如同蝗蟲一樣從各個方向撲向了上海這個璀璨奪目的明珠。
第一百零三章 上海的最後一戰
日軍第18師團於11月27在攻佔了陳家行後,按照預定的計劃,他們開始向南攻擊。整個部隊像一條昂首吐信的眼鏡蛇,向南遊過了酸浦河和藻蘊,衝過了京滬鐵路,往蘇州河北岸猛插過來。右翼的114團和101師團也已經展開,他們向攻佔了江橋。但是為了保護第18團的左翼,所以他們並沒有渡過蘇州河,只是在蘇州河附近構築防線,防止在南翔的中國軍隊從側翼的反擊。18師團的左翼,則是第三師團,他們從大場出發直逼上海閘北。
不過和北路的日軍比起來,南方的谷壽夫部隊的行動就有點不是十分的順利。第十一軍雖然攻佔了松江,而且部隊已經開始轉向,但是前幾天忽然銷聲匿跡的中國軍隊第79軍忽然出現在他們的附近:不停的襲擾自己的補給線,為了維持自己部隊的補給通暢谷壽夫不得不讓自己的部隊停下來,然後開始搜尋對方。但是對方顯然的得到了空軍提供的情報,所以只要自己一出動,對方就全速開溜,而且他們熟悉這個地方,使的人生地不熟的日軍士兵十分的頭疼。不僅如此,對方空軍的襲擾也給這些人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比如大批如同蒼蠅一般的轟炸機彷彿對自己老舊的運輸船特別感興趣,每次都往他們的腦袋上丟炸彈。更加倒黴的是,這些船的速度太慢,而且沒有什麼相樣的防空火力,又沒有什麼厚厚的裝甲。一顆50多公斤的炸彈就能夠造成難以估量的破壞,所以幾天來的日軍運輸船在上海附近的損失大概有四十多艘,大約有八萬多噸。由於損失過大,所以日本海軍決定對上海的補給不得在白天進行,而是改在了晚上。就這樣,谷壽夫和他的第十一軍在松江地區可是舉步維艱,對方的襲擾部隊則如同一塊牛皮膏藥貼在自己的身上,怎麼揭都揭不開。這樣一來,也就使朝香宮鳩彥的原先制定的兩支軍隊雙重四面夾攻,變成了北路軍隊的獨角戲。
與此同時負責守衛上海的第一軍軍長鬍宗南知道,蘇州河是自己唯一的,也是最後的防線。雖然他在上海市已經事先鋪好了後路,但是,如果蘇州河過早的丟失,就會讓整個計劃都陷入被動,所以做戲也得做全套。但是目前他的手上只有兩個師一個旅的兵力(主要是季明為了加強蘇州河防線的防守而多調給對方一個師)。雖然已經算不上少了,但是和對方兩個師團比起來自己的兵力防守那麼寬的防線還真的有點吃力。但是吃力歸吃力,胡宗南還是決定使用一切的辦法。
11月28日。經過充分準備的日軍終於開始發動攻擊了,首先進攻是在大場的第3團。鐵路橋和公路橋都已經被炸燬,所以西段南翔附近的木橋則是中日軍隊爭奪的重點,很快日軍的炮兵開始向守衛這座橋的中國軍隊開火,大部分中國軍隊的外圍陣地被炮火夷為平地,而且還有幾十發炮彈了落到了租界之內。而中國軍隊的炮兵也不含糊,他們隔著河展開了反擊,在蘇州河附近的居民就見著雙方的炮彈在50米寬的蘇州河上你來我往。各種各樣的彈片在雙方的陣地上來回的穿梭,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最後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而告結束。不過此次炮擊,日軍明顯佔有優勢。
29日一早,靠近法租界的周家橋兩岸忽然發生激烈的槍軍藉助早上產生的濃霧,在細細的雨霧中開始偷渡。而且為了保證偷渡的效果,日軍還釋放了煙霧。不過這個情況早就被守衛在對岸的中國守軍發現了。於是他們立刻悄悄的進入了陣地,等到對方的橡皮艇行駛到河中央的時候,守軍手中所有的武器一齊開火。毫無準備的日軍立刻被對方猛烈的火力打懵了,直到自己一半的渡河工具損失以後,剩下的人才忙不迭的開始往回劃。當然這次不成功的偷襲使他們損失了大約五十多人。不過,這個時候日軍好像並沒有吸取教訓。下午,在周家橋的東端,日軍再次釋放了煙霧。接著藉著濃厚的煙霧的掩護日軍開始使用剛剛徵集來的木船和皮划艇連城的一個小型的浮橋,把它架設在並不算寬的蘇州河上。一開始進行的比較順利,有幾個士兵甚至已經踏上了對岸的土地。就在負責指揮的日軍指揮官認為,自己已經取得了最後的勝利的時候,形勢開始急轉直下。埋伏在附近的一箇中國軍隊的機槍陣地瞬間開
著迫擊炮和擲彈筒的炮彈也不停的落在這個浮橋的四有日軍計程車兵被集中落在河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