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1/4 頁)
範圍也很狹窄。比如受到對方坦克地噸位和馬力的限制,還有就是如果對方進行前期細緻的炮火準備,這種鐵絲網可以說就是聾子的耳朵——一件擺設而已。所以這種武器只能作為奇兵使用,而不是次次都能出現在戰場上。何況,現在日軍的裝甲部隊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叫他們再來一次大規模的裝甲突擊,估計他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所以這種武器對於我們來說一點用都沒有了。”說到這裡。季明微微的聳了聳肩膀。
聽了對方地話,馮玉祥點了點頭,但是他又不解的問道:“但是這和你們帝國的利益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季明笑了笑然後說到,“馮將軍也許不知道,我們帝國未來的根本就是坦克。所有的陸軍軍事思想都是圍繞坦克來進行了。為了研發先進的坦克我們可是耗盡了所有地力量。但是我們的研發,必然會被和我們敵對的國家所知道。於是為了讓所有人相信坦克並不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武器。我們就必須玩弄幾個花招。上次蘇聯在西班牙戰車部隊的失誤加上這次日本坦克集團的全滅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個最好的宣傳,我們要讓所有的國家都認為,坦克不是萬能的武器,甚至非常的脆弱,以至於用一點簡單地方法就可以對付。而我們則可以吸取教訓,從而使得自己的戰車部隊更加地強大!”說到這裡季明看了一眼對方,然後繼續說到:“不知道馮將軍現在明白我的用意了麼?”
“原來如此,”聽了對方地解釋之後,馮玉祥點了點頭,“這是威廉先生自己的事情。我的確沒有辦法說什麼。但是暴露炮兵陣地的事情並不關係到你們帝國的什麼大計吧?”說完他抬起頭看了一眼對方。
“你真的認為那個炮兵陣地還在那裡?”季明看了對方一眼,然後微笑的反問對方道。
就在季明和馮玉祥就洩密的事情爭論地同時。上海乃至整個全國收繳有關洩密報紙的行動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大批中國特工在他們老大戴立的帶領下殺氣騰騰的到各家報紙去查抄所有的有關洩密的文字和照片,當然這些特工也都暗自大敲特敲了一筆。此外。幾個外國人辦的報紙也因為這個事件給牽扯進去,幾個老外的編輯為此都受到了警告。
不過國民政府這麼一鬧,還真的出現了效果。不過這個效果是反效果。這主要是因為人的好奇心。一件事情你越是禁止,那他們的傳聞也就越多。雖然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反坦克鐵絲網,但是憑藉著不少有心人的胡說八道,他們也就將信將疑了。而且雖然國民政府禁止了有關反坦克武器的報道,但是“八里橋大捷”他們還是宣傳的。所以另外的一些人就能透過照片上的某些細節,再結合那些小道訊息來最終判斷中國軍隊使用的武器。
訊息很快透過各種渠道傳到了世界各地。因為畢竟上海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這裡有個什麼風吹草動其他地方的人都知道。日軍戰車部隊慘敗的訊息在那些外國間諜的眼中也就不能成為什麼特別大的秘密了。這個發生在上海楊行鎮八里橋的一場小戰鬥也就成為了一個極其典型的戰例。被編入了軍事教科書,世界上所有軍事院校的學員都在學習。與此同時,大部分的所謂戰術專家也深入了對這次戰鬥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最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得到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坦克部隊還是非常脆弱的,就算在某些適合他發揮的地域內,如果沒有步兵和火炮的保護也會遭到災難。所以在未來的戰爭中,坦克仍然不是主角,如果真的要投入坦克部隊,除非事先進行強大的炮火準備然後坦克才能在步兵和工兵的掩護下攻擊,否則在對方嚴密的防護下,一定會遭到慘敗。
而這些所謂的坦克無用論一經出現便立刻得到了大部分陸軍派的同意,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對這種武器心存芥蒂。畢竟在以前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步兵和炮兵,而裝甲部隊只是輔助力量。不過近年來裝甲部隊的發展十分的迅速,但是與此同時使得原屬於步兵和炮兵的軍費減少,所以他們所有人都不希望裝甲部隊能夠取代自己的地位。這一次日軍在實戰中裝甲部隊的慘敗則給了他們一個非常好的理由,所以他們能不大鬧特鬧一番麼。
當然,事情不單單是在世界各地的軍事理論家們爭論不休,現在為了這個事情吵架吵的最兇的還是日本。雖然上海派遣軍和日本軍部竭力訊息的傳播,但是還是有國外媒體率先爆了
|I|法。外交部變成了攻擊的重點,無數記者提出有關日本在上海戰敗的訊息讓一貫詞鋒尖銳的外交部發言人啞口無言,最後他們只得承認在上海他們在戰術上陷入了一定的被動,但是他們仍然掌握著中國戰場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