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4 頁)
都捨不得落座兒?”
“月娘,我要卡門姑娘今晚陪我。”搶到我玫瑰的漢子搶先對月娘道。
“憑什麼?”舞臺下頓時一片噓聲,立即有人出聲糗他,“譚大頭,你以為搶先說就能抱得美人歸?這裡是倚紅樓,什麼都是憑銀子說話的。”
月娘笑盈盈地道:“還是張少爺說得在理,咱們倚紅樓開啟門做生意,只認銀子不認人,今兒晚上哪位大爺出的價錢最高,哪位就可以一親卡門姑娘芳澤。”
那錦衣華袍的張少爺一看就是個不學好的紈絝子弟,他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樣,對月娘大聲道:“月娘,你也別賣乖,你倚紅樓的規矩咱們誰不知道,你就給咱們報個價兒吧!”一時臺下叫聲四起,眾人躍躍欲試。
我還真是塊待宰的豬肉啊!我臉一直掛著笑容,微垂著睫,鎮定自若,彷彿臺下的一切紛擾皆與我無關,這樣子,應有些青樓名妓的風範了吧?從剛才起,楚殤狂怒的目光就一直沒有從我身上收回過,若不出意外……,我在心底笑了。
月娘清了清嗓子,嬌笑道:“卡門姑娘今夜的陪客的起價是白銀一百兩。”話一出口,臺下眾人紛紛吸氣,就聽到剛才那譚大頭大叫道:“一百兩白銀,月娘你可真會漫天要價啊。”
白銀一百兩?我嘆了口氣,這倚紅樓果然是銷金窩啊。前世喜歡看些閒書,有次曾看到過我那時空的古代貨幣換算制度,對比現代看電視劇的情節,常常感到可笑,戲裡的古人們動輒使用幾十兩,甚至幾百、幾千、幾萬兩銀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夠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的銀票。這裡其實有兩個誤區。一是以為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日的一元錢。二是以為古代的銀票就是今日的鈔票或者支票了。
其實,中國古代銀子缺乏,銀子的價值是很高的。制錢(即標準的方孔銅錢)一枚稱“文”,白銀和黃金按“兩”融錠,古代的錢自唐以上的各朝各代雖然單位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