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收復了三八線以北廣大地區,並解放了三八線以南的甕津、延安半島,迫敵退到三八線以南轉入防禦,從而扭轉了朝鮮戰局。
志願軍出國前,毛澤東曾經設想在龜城、泰川、德川、寧遠、五老裡一線構築陣地堅守,半年以後再談攻擊問題。現在,志願軍出國兩個多月就打到了三八線,毛澤東是很高興的。他於12月18日起草的一份給各中央局、各大軍區的電報說:在志願軍的作戰經驗中證明,我軍對於具有高度優良裝備及有制空權的美國軍隊,是完全能夠戰勝的。“第一次戰役”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第二次戰役”迫使敵軍轉入防禦,從而扭轉了朝鮮戰局“,對於整個抗美援朝戰爭具有關鍵意義。
此役如果志願軍失敗,那麼戰爭的結局也許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換句話說,中國軍隊在清川江、長津湖一帶一舉擊退了美國軍隊,便為中國抗美援朝戰爭奠定了勝局,就象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蘇聯衛國戰爭的象徵一樣,此役應被視為中國抗美援朝戰爭的象徵。
第二次戰役被西方軍事歷史著作列為本世紀海陸空決定性戰役之一。英國牛津大學著名戰略學家羅伯特·奧內爾博士撰寫的《清長之戰》一文結尾處寫道:“中國人從他們的勝利中冒升為一個不能再被人輕視的世界大國……中國軍隊在清川江、長津湖一帶贏得的軍威,在其後3年中一直良好地保持下來,從此以後,中國的軍事威力就在世界大大小小國家的首都中產生了深遠影響。如果中國人沒有於1950年11月在清長戰場上穩執牛耳,此後的世界歷史程序就一定會很不一樣。”第五章 美國兵敗如山倒 紅星旗飄揚漢城
(1)毛澤東輕蔑地說:原子彈是嚇不倒中國人民的。
1950年11月30日,華盛頓,白宮。杜魯門舉行記者招待會,遭到連珠炮似的提問。
杜魯門談到朝鮮局勢時,引起了一場使用原子彈的風波。
《紐約時報》記者安東尼·萊維羅問:總統先生,進攻中國東北是否有賴於在聯合國的行動?
杜魯門答:是的,完全是這樣。
萊維羅問:換句話說,如果聯合國授權麥克阿瑟將軍向比現在更遠的地方推進的話,他會這樣做嗎?
杜魯門答:我們將採取任何必要的步驟,以滿足軍事形勢的需要,正如我們經常做的那樣。
《紐約每日新聞》記者傑克·多爾蒂問:這是否包括使用原子彈?
答:這包括我們擁有的任何武器。
《芝加哥每日新聞》記者保羅·利奇問:總統先生,你說的“我們擁有的任何武器,”
是否意味著正在積極考慮使用原子彈,答:一直在積極考慮使用原子彈。我不希望看到它。這是一種可怕的武器,不應將其用之於和這場軍事入侵毫無關係的無辜的男人、婦女和兒童。而如果使用原子彈就會發生那樣的事。
杜魯門為什麼揮舞原子彈呢?
原來,麥克阿瑟在志願軍發動的第一、二次戰役中連吃敗仗,才如夢初醒,意識到志願軍不是少數部隊,而是主力出擊,急令美軍全部撤退。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在後撤路上因車禍身亡,麥克阿瑟鼓吹的“聖誕節總攻勢”變成了“聖誕節總退卻”。敵人由進攻轉入了防禦。
訊息傳回國內,美國報紙認為這是“繼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最慘重的軍事敗績,”不少人認為麥克阿瑟的“聖誕節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是“歷史上最大的愚蠢事件。”
杜魯門認為:朝鮮局勢的發展已使“世介面臨一次嚴重的危機。”
美國的主要盟國英國、法國等普遍對朝鮮戰爭局勢表示憂慮,更害怕戰爭進一步擴大而妨害其自身利益,削弱其在歐洲的力量。它們希望杜魯門保證“朝鮮事件不至於把全世界攪進一場大戰。”焦頭爛額的杜魯門為了尋找擺脫危機、挽回敗局的出路,連續召開了一系列緊急會議,井同麥克阿瑟磋商。他們認為,朝鮮戰爭現在已是在完全新的情況下,和一個具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強國進行一次完全新的戰爭。但是,對戰略重點的估計上出現不同的看法和主張。一種意見認為,歐洲至關重要,美國不應該陷在朝鮮而削弱了歐洲的力量,主張“放棄朝鮮,把力量集中在歐洲”;另一種意見認為,現實的危險在亞洲,如果在亞洲失敗,歐洲也就沒有希望,主張必須在朝鮮取勝,麥克阿瑟甚至主張擴大戰爭範圍,襲擊中國東北機場,封鎖中國海岸和利用臺灣的中國人對付中國。
英法等國則主張,戰爭在三八線停下來,謀求透過政治談判結束戰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