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第3/4 頁)
仗(指在部落附近),是從不帶軍糧的。”
史萊德淡然自若地道:“到二十歲的時候,狴奴族青年要離開少年團,開始軍營生活,接受正規的軍事訓練。狴奴族軍隊的戰術主要以騎兵戰為主,把軍隊編成十人隊、伍什人隊、百人隊、伍佰人隊、千人隊、伍千人隊、萬人隊,每個萬人隊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還要有嚴格的組織性和紀律性。為了適應這種戰術的需要,每個青年都要接受長達十年的嚴格訓練。直到三十歲,他們才可以成家,但仍需每天接受訓練。直到六十歲,才可以徹底結束這種軍旅生涯。這種嚴酷訓練的直接結果就是使狴奴族軍隊成為異族聯盟中最強大的勁旅。狴奴族也能用短短几十年時間,從西北最弱小的一個部落,慢慢積蓄力量,逐漸征服了它周圍所有的地區,進而佔領米洛斯大草原的北部和中部,成為當之無愧的草原霸主。”
我怔怔地聽他說完了,許久才幡然省悟,原來史萊德是藉著講解法隆近衛軍的來歷的名義,給我灌輸狴奴族的歷史和現狀,使我將來跟他們對陣時不致於輕敵啊!呵呵,這個傢伙倒是老奸巨猾和會做人,白白地讓我欠了他老大一個人情。
此時,攻城戰正陷入一片膠著狀態,法隆近衛軍攻上來卻站不住腳,北伐軍近衛師使盡吃奶的力氣也殺不絕他們。
狴奴族重重包圍著荊棘堡南西北三面,整整狂衝濫殺了兩個時辰仍未能破城,敵軍指揮官終於惱羞成怒,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強攻了。他命令士兵們拉來了一種新型攻城武器,它是一些巨大的木框子,裡面裝上一種特製的絞盤,上面絞著用馬鬃和鐵杉樹皮編成的繩索,絞盤把繩索絞緊,然後拉開,這樣就產生了極大的力量,把石彈或燃燒著的油桶拋到城頭上。這可以給城牆造成很大的破壞。
我老遠就聽見狴奴族人把他們的這項發明親切地成為“大蒼蠅”,這在當時的米洛斯大草原是來說是非常先進的,其他遊牧民族根本都不知如何破壞敵人的堅固工事,頂多也就是架起雲梯衝上城牆罷了。現在狴奴族人把“大蒼蠅”用於攻擊荊棘堡,很快就產生了效果,荊棘堡的南關被打壞了許多處,城牆也陷入了一片熊熊的火海之中。腰插短斧,手持狼牙棒的敵軍衝鋒戰士穿過火海,越過硝煙,如猛虎般地衝進了堡內。緊接著各個百人隊先後登城,趁熱打鐵,準備向城中縱深進攻,與我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突然在擊退敵人數十次兇猛進攻後,一支法隆近衛軍的百人隊,冒著槍林彈雨朝南關制高點——鐘鼓樓撲了過去。
局勢危若累卵,我毫不猶豫地命令納蒂族軍隊派遣兩支萬人隊參戰,誓死保衛南關不失。他們得令後,以耶律旻寧為首,韓氏雙雄為輔,整整兩萬名如狼似虎的生力軍殺入了戰團,摧枯拉朽般將疲憊的敵軍一舉趕下了城頭。
那副情景真可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啊!因為這批納蒂族戰士中男的都曾經被狴奴族奴役過,女的也幾乎都被敵人欺辱過,廝殺起來簡直跟拼命三郎似的完全打瘋了,能砍就砍,能刺就刺,能射就射,不能砍刺射了,就咬就踢就掐,實在不行了就死死抱著敵人直接從數十尺高的城牆上頭下腳上的跳下去同歸於盡。如此悍勇的打法,哪管強橫如狴奴族法隆近衛軍也受不了了,只得無可奈何地狼狽逃竄。幾乎一個照面之下,那支赫赫有名的王牌步兵就被打殘了,他們怎都不能理解,啥時候高唐軍(穿戴和高唐軍一樣,都是南疆第一代單兵裝備)變得那麼不要命了,簡直就像瘋狗一樣見人就磨牙開咬啊!
敵軍指揮官一見非常憤怒,他又令士兵增加了一種攻城器。這種武器像一隻大籠子,下面有四個輪盤,前面一枚又粗又重的大銅錘,它的前面是尖的,後面由皮帶拴著。四十名大力士拉動皮帶,巨大的攻城器便撞向城角,頓時有很多城牆表面碎裂脫落了下來。
城上的守軍大為驚慌,連忙調集大群狙擊手射出鎢鋼破甲箭,但狴奴族士兵在數十重巨型盾牌的掩護下,很難遭到致命傷害。攻城器繼續轟擊著城牆,不久城牆就出現了一條巨大的裂縫,已經可以看到裡面扭曲斷裂的鋼筋了。
不僅如此,稍過了一會兒,敵軍又推出了一種更犀利的攻城器,那就是斯圖亞特汗朝鼎盛時期遺留下來的全鋼製無畏巨炮。在這種超大型投石機投出的巨型彈丸面前,再堅固的城牆也和紙糊的沒什麼兩樣。根據史料記載,這種巨炮“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從前異族人就是靠它,在帝國曆三百七十三年攻下強攻數年而不克的長城要塞。在那之前,異族人的投石機只有一百步的射程,而長城要塞僅護城河就寬一百五十步,後來異族人抓到了龍神帝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