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部分(第2/4 頁)
凝望著窗外飄舞的冰島王國國旗發呆。那面國旗旗底為藍色,旗面上繪有紅白兩支交叉的劍鋒。藍色表示大海,白色表示冰雪,它們是冰島的國色。旗上的斜十字源自冰與火,以表示冰島上必須保證冰川與火山的平衡國民才能安居樂業。
“希望你們真能不遭到破壞,永享太平吧!”我暗暗祝福著,腦海裡卻怎都揮不去法塔娜好像在隱瞞什麼的感覺。不過那顯然跟此次屠龍之旅無關,我也就懶得多管閒事了,最多看到了伸出援手就是。
冰島上沒有樹木,離它最近的樹都生長在西南部的深藍大陸上。初秋,沿途經過的大部分地區都沒有積雪,北極罌粟等野花在小溪邊適宜的地方盛開。科林斯湖地區是這片廣大荒原上的最大綠洲。憑窗遠眺,但見湖畔生機勃勃,生長著苔蘚、伏柳、石楠和虎耳草等,並有成千上萬只雪白的北極野兔、成群的麝牛和馴鹿。生活在冰島上的馴鹿比大陸上的馴鹿要小,毛色較白,冬季不向南遷徙,同麝牛和北極野兔一樣,依靠刨食積雪下的地衣和綠色植物過冬。然而無論冬夏,它們都是北極狐和北極狼的獵物。另外,一些鳥類也會來此度夏,並在冬季飛到較溫暖的南方。例如,北極燕鷗幾乎飛行瑪雅星半圈到南極地區去過夏天;而雪鴞和巖雷鳥冬季仍留在冰島上,尋覓冬季植物維持生命。
健談的格伍夫如數家珍般介紹著沿途景物,顯露出對冰島地理環境的無比熟悉。我默默地聆聽著,偶爾也插上兩句,以保持他的談興繼續下去,不過很快我連說話都忘記了。因為我親眼目睹到當冰雪完全消融後,苔原便顯出了其無窮的生機和魔力,大片鮮豔的花朵構成了絕美的“千畝良田”,那種景色有如夢幻般美麗迷人,讓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能自拔了。
可惜好景不長,穿過科林斯湖地區的大綠洲之後,我們再度陷入了冰天雪地之中。這時,馬車已經丟棄在綠洲與冰原邊界的驛站裡,我們換乘了一輛沒有車廂的狗拉雪橇,並肩坐在車首逆風前行。
北極洲和玄溟洋以及環繞它們的洋麵和陸地的寒冷區域被稱為極地。極地擁有全瑪雅星最嚴酷的生態系統。而冰島北端的桑索巴冰原則是位於極地生態系統邊緣的一片荒蕪的土地,只能生長苔蘚、地衣、耐寒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這些植物的抗旱耐寒能力極強。厚厚的苔蘚為冰原帶來了生命的綠色。這些瑪雅星上最古老的植物,也是冰島環境變化的重要指標生物,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可以研究北極溫度的變化,並早做預防措施。
桑索巴冰原也是冰島最大的冰原,因為它的存在,人們常把冰島稱為“冰與火之地”。這個巨大的冰原佔地八千四百二十谷,相當於該國面積的十二分之一,沿北極冰蓋邊緣綿延了四百里,是一片廣闊的大平原,湖泊和沼澤星羅棋佈。凍原的大部分下層土都是永久凍土,最厚的凍土層達一千三百七十步。這層冰層被稱為永凍層,它永遠不會融化,由於永凍層的冰在夏天會解凍,又無法排水,所以會在表面形成沼澤。最為奇特的是,在冰原中還分佈著熔岩流、火山口和熱湖。在桑索巴冰原地區還可以觀賞到各種各樣的冰河地形,例如冰面河、冰面湖、冰下河、冰川城門洞、冰裂隙、冰階梯、冰石蘑菇、巨大的冰川漂礫、冰川弧拱等。
我們迅速地穿越了危險的沼澤區和火山區,來到了冰川區。
又走了大約半個時辰,格伍夫忽然指著前方,象個孩子般歡呼雀躍起來,他大聲叫嚷道:“快看,就是那裡,我們馬上就到目的地了。”
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因為眼前的景象太壯觀了。
在前方數里外,是一個巨大的陡峭冰壁,足有一千步高,五百至一千一百步寬,無疑是我見過的最高、最大的冰瀑布。這個巨大無比的固體冰瀑,彷彿從藍天直瀉而下的一道銀河,又像頂天立地的巨大銀屏,屹立在冰川上。冰崩時,冰體間劇烈的撞擊和摩擦會產生放電現象,一時間雪霧漫天,藍光閃爍,聲聲如雷,震天撼地,動人心魄,堪稱自然界一大奇觀。大冰瀑以上是一個直徑長達五千五百步的巨大粒雪盆,冰川就是這個巨大的粒雪盆中製造出來的。
所謂的粒雪是指,新雪降落到地面後,經過一個消融季節而未融化的雪。當粒雪進一步密實或由融水滲浸再凍結而使晶粒間失去透氣性和透水性,便成為冰川冰。而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山坡慢慢流下,就形成了冰川。
待狗拉雪橇行駛到冰瀑前約一里的時候,格伍夫勒住韁繩停了下來。
他遞給我一副遮陽鏡後,說道:“咱們得爬到冰瀑上面去,籃湖就在粒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