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萬8千日幣(只是福岡市價,各地有差異)。每星期去婦產科檢查肚子裡的Baby,大概4千日幣(婦產科沒有保險,生孩子以後從政府部門拿到35萬日幣以上……各地情況有差異)。但都是在三十五萬日幣以上,孩子到3歲的醫療免費。儘管優惠條件很多,也有很多人不願意生孩子、養孩子。昂貴的物價衝擊著搬家後獨立的雄心……
後來有了好的解決方法,去超市或地下街、或者火車站的土特產專賣店。那些地方有熱心的服務員請你嘗一嘗。“我們會社的產品就是好吃”,“是,很好吃”。以嘗一嘗的方式走一圈,胃就差不多裝滿。不花錢,瞭解很多日本“吃”的問題,又節約了是不是?好意思寫出來,你看了笑我嗎?但是要了解一個國家,這算是一個重要的開始,溶入市場,會發現各種各樣東西,比如在香港的日本料理,它一定會加上一些東西去迎合香港人的口味的。義大利比薩,吃義大利羅馬的“正宗比薩”,日本的比薩做法不夠好(當然是指有些比薩店)。日本的壽司到了美國加州就被“改朝換代”了,還有瑞士的生巧克力,德國的啤酒、香腸,中國的水餃、麻婆豆腐……法國流行了“蔬菜湯”,跟著日本市場也開始有了“蔬菜湯”……就是這樣,不斷吸取引進好的東西來滿足市場——這,大概就是日本商人們的特長。
wo……又把話拉回來,自己走一走、看一看,學到了太多書本上沒有記載的東西:哪家麵包烤的最好,哪家的服裝是哪類風格,哪家的茶葉口感好,哪家的咖啡味道不錯……前提是便宜而且貨好,呵呵。
漸漸地後藤工作也適應了,出差的機會越來越多,這星期去法國,下星期去韓國,再下星期去加拿大,接下來又是中國……有時我也跟著去,藉此瞭解了許多許多,懂得了日本市場和日本以外國家的市場。日本人做生意首先以態度取勝,態度好得讓你無法拒絕,會留給你好印象……
記得大概在懷孕八個月的時候,有次頂著大肚子去一家賣包的專賣店,買了一個多功能的揹包。生孩子後用的,可以放奶瓶、可以放尿布,可以放什麼什麼,分類很清楚的包。付錢後馬上離開,把裝有信用卡、銀行卡、郵政卡、保險證等的錢包忘在了收銀臺。走到離那家專賣店一個站遠的地方,要過路去對面,所以等綠燈亮時再過去。正停住腳步,店裡的小姐氣喘噓噓地跑來——“你~忘~記~的~東~西”。她還沒有喘過來一口氣,又先謝謝我頂著大肚子還去她的店,拜託我小心Baby……我很感動。
這件事前不久,我跟丈夫到香港,在旺角的一家兒童服裝店買了幾件童裝。店裡的男士強迫我買下好多件我不喜歡的裙子,理由是我的手摸過了那幾件淺色的裙子——“淺色摸過就必須買!”沒辦法,因為我的手確實摸過,本著不與人為仇的原則我買了裙子。在付錢的時候,他一定要日幣(在香港有時可以直接付日幣),結果找給我的全是假港幣……我找到巡邏的警察(在香港滿街都是警察),講來講去告訴我該當麵點清……只好自認倒黴!
哎呀呀,話題扯遠了,對不起。
我們搬家後不久,後藤爸爸便不聲不響地在我的存摺裡每月放錢。說實在的,很感謝他,不光是感謝他接濟我們,還有一位父親的愛——我感覺到咯。
哇,我在幹什麼喲?講高興咯,什麼秘密都公開咯,後藤家別的人知道後藤爸爸每個月放錢在我的存摺裡,就麻煩咯。請別翻譯成日語啊,拜託了。不過最近沒有放了,因為他喝酒過多,抽菸也厲害,住院幾個月了,上星期剛做了手術……現在還沒有出院的可能。
又把話題拉回剛搬家的時候。當然我們不敢就這樣從此不理睬後藤家。每星期打三次以上的電話,接不接都打。知道大家很忙,乾脆寫信,正好練習日語的寫作,我沒有時間專門學日語,這樣寫信又表達了心意……每年5月第二週星期天是母親節,全日本上下,都在為母親造禮物、送禮物——附上紅色的康乃馨花朵。6月第三週星期天為父親節,什麼禮物都可以,花朵為紅色玫瑰,別的顏色也行……終於後藤家接受了我的好意。我們搬家後半年回後藤家“團圓”,又帶了兒子去。後藤父母很高興,大隅阿姨和妹妹都說:“辛苦、辛苦了……”。跟後藤姐姐沒辦法和好如初,不過她和我平平常常地說話了,這——已經足夠了。在後藤家每位生日時,都打個電話,送去一份祝福,以此來連線彼此……
一直以來,姐姐是用那樣的方法來鍛鍊我嘛,讓我快些長大……不對嗎?人世間什麼性格的熱鬧都有,我自己也並非完美,一直去計較她的不是,他的不對,沒辦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