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一場獲勝的戰爭能使印度人民團結一心,大幅度提高執政黨的支援率,讓執政者成為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享有絕對的威望。反之,一場失敗的戰爭也能將執政黨與執政者帶向另外一個極端。
政客不但沒有任何高尚的“情操”,還是一群無利不起早的傢伙。當初,他們可以為了利益支援桑托斯發動戰爭;現在,他們同樣可以為了利益將桑托斯推上政治的祭壇。
服下鎮痛藥,桑托斯的目光落到了車窗外的示威人群上。
帕拉爾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不參與政府工作,不參與黨派紛爭,更沒有實權。她不會隨意召見臨時總理,更不會沒有目的的向臨時總理透露重要訊息。
思索一番後,桑托斯意識到,形勢肯定比帕拉爾說的嚴重得多。
有人不但發起了彈劾案,還在各大黨派間進行遊說,爭取獲得更廣泛的支援。
會是誰呢?
桑托斯立即排除了人民黨的嫌疑。
如果成功彈劾掉臨時總理,將由國大黨執政聯盟推選新的臨時總理,而不是立即解散下議院,提前進行大選。在此情況下,人民黨仍然是在野黨,無法成為執政黨。為了成為執政黨,人民黨應該等到印度輸掉戰爭之後,再發起彈劾案、或者要求提前解散意會。再退一步,人民黨甚至可以把希望寄託在兩年後的大選上。
威脅只有可能來自國大黨執政聯盟內部。
如此一來,人民黨議員很有可能在表決中投反對票、或者棄權票。即便有少數人民黨議員站在國家與民族利益的高度,投了支援票,絕大部分人民黨議員還是會站在黨派利益的立場上,反對罷免臨時總理。
要想成功罷免臨時總理,彈劾案必須得到大部分國大黨執政聯盟議員的支援。
什麼樣的人,才有能力拉攏大部分國大黨執政聯盟的議員?
想到這,桑托斯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笑容。
有這個“能量”的人,不會超過一個。
肯定是前總理拉吉夫·甘地,與前國大黨黨魁索尼婭·甘地的兒子,甘地-尼赫魯家族的第四代“掌門人”拉胡爾·甘地!
想到是拉胡爾·甘地在幕後搞鬼之後,桑托斯甚至能夠猜到拉胡爾·甘地的政治意圖。
印度軍隊在戰場上慘敗,不但嚴重打擊了印度軍人計程車氣,還嚴重傷害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人民不會指責浴血混戰、血染疆場的軍人,只會將矛頭對準政府領導人。眼看著印度難以在戰場上翻身,已經四十二歲的拉胡爾·甘地必須為自己、為國大黨找到一條出路,擺脫戰敗產生的負面影響。
如同遠古時代的巫師會在災難來臨的時候,將活人獻給憤怒的神明一樣,在政治災難到來的時候,拉胡爾·甘地會毫不猶豫的將桑托斯·尼赫魯獻給憤怒的民意。
絕不能任人宰割,更不能成為祭壇上的犧牲。
可是,不但民意需要宣洩,還必須有人承擔責任。
誰能承擔印度戰敗的責任?
想到這,桑托斯的臉色陰沉了下來。
海軍司令達斯,還是空軍司令旺達爾?
揉了揉太陽穴,桑托斯感到頭腦清晰了一點。
達斯合適嗎?“殲擊者”號核潛艇與“維克蘭特”號、“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相繼戰沉,誤炸中國工人營地,導致中國做出過激反應,達斯都負有不可推託的責任。只是,讓達斯“背黑鍋”,必然使民憤轉向中國,以現在的局勢,完全可能導致戰爭規模擴大,甚至導致中國直接參戰。
桑托斯暗暗嘆了口氣。中國沒有直接參戰都打成了這個樣子,如果中國直接參戰,後果將不堪設想。
旺達爾呢?空軍在五天內損失了一半以上的先進戰機與近一半的優秀飛行員,導致戰爭局勢對印度極端不利,他必須對此負責。空軍主要與巴基斯坦作戰,讓旺達爾當“替罪羊”,不會使戰火燒向中國。
只是,慘敗的不僅是空軍。
如果旺達爾下臺,達斯必須有個交代,最好引咎辭職。
“聯絡旺達爾,讓他在午飯後到總理府來。”稍微停頓了一下,桑托斯又對秘書說道,“讓馬克裡在下午三點半來見我。”
秘書悄悄瞟了眼桑托斯,從臨時總理的神色中看出,肯定有人要倒黴了。
下午一點半,旺達爾在來到總理府半個小時後,失魂落魄的離開了。
這位統帥十三萬軍人,掌握上千架飛機的上將沒有返回空軍司令部,而是直接回到了新德里的寓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