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洲摩納哥公國的主權;第三,它瀕臨正在變成全球的大通道的那個大洋;第四,自然環境多樣,土地肥沃,土質極其有利於健康;第五,臨近一條山脈,北、南、東三面有山擋風,而西面的太平洋的和風卻可以吹來清新城市的空氣;第六,城內有一條小河,河水清澈,甘甜,清涼,由於途中有多處瀑布,河水湍急,所以異常潔淨富氧,一直是一條清流,直入大洋。第七,它是一個由一個長彎鉤狀岬角形成的天然良港,可以建一些長堤,設立碼頭,大有發展前途。
還有一些次要的有利條件順便也說一說:附近有上等大理石和其他石料,有高嶺土層,甚至還有天然金礦礦脈。實際上,這一有利條件差一點讓該城的建造者們放棄這塊地方,因為他們擔心淘金熱會打亂他們的計劃。但是幸運的是,金礦很小,而且含量非常的低。
這塊地方的選擇雖然是經過認真而深入地研究,但只用了不多幾天的時間,而且也沒有必要專門去實地勘察一番。現在,地理科學已經是挺先進的了。可以是不出戶就能得到有關最偏遠地區的詳盡準確的資料。
地址確定之後,組委會的兩名委員在利物浦搭上正待啟航的郵船,十一天後,抵達紐約,又過了七天,便到了舊金山,他倆在舊金山僱了一艘蒸汽快船,用了十個小時,便到達了目的地。
他倆與俄勒岡州立法當局洽商之後,租借了從海邊到喀斯喀特山脈之間延伸的一條寬四法裡的地帶,又花了幾千美元,把六個種植者他們的土地所有權有真的也有假的給打發走了。這一切花了還不到一個月的工夫。
一八七二年一月,這塊地方已經經過勘察、丈量、立界、勘探,然後,一支兩萬名中國苦力大軍,在五百個歐洲工頭和工程師的領導下開始建設了。全加利福尼亞州貼滿了招工廣告,每天早上從舊金山開出,橫穿美洲大陸的快車天天都加掛一節廣播車廂,舊金山市的二十三家報紙天天刊登廣告,進行大肆宣傳,保證了招募勞工的工作的順利進行。其實,無須這麼大肆宣傳,只要在洛杉磯的峭壁上刻上幾個大字,廉價的勞動力便會紛至沓來。不過,也得實話實說,中國苦力此時此刻的大量湧入美洲西部,嚴重地擾亂了勞動力市場。有好幾個州,為了保護本地居民的生存,阻止流血的暴力事件發生,不得不大批地驅逐這些不幸的中國苦力。
法蘭西城的建造者及時地使得中國苦力們免遭此厄運。他們的報酬全部定為每天一美元,而且是等工程完工之後再付,而且是由市政府以實物支付。這樣就避免了混亂,避免了常常使這種人口大遷移臭名昭彰的可恥投機。
報酬每週由一些代表監督,存放在舊金山大銀行內,而每個苦力都得保證,絕不偷拿,否則便被解僱。這種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以擺脫那些有損於新型城市的美譽的黃種人。此外,該城的建立者們有權接受或拒絕居留申請,所以上述措施實施起來還是相對容易的。
第一 項大工程是修建一條鐵路支線,把新城與太平洋鐵路幹線連線起來,直通薩克拉門託城。人們修築鐵路時倍加小心,避免把土地翻個亂七八糟,避免挖出深溝大豁,以免破壞土壤裡的有利健康成份。修築鐵路和修建港口這兩項工程都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四月初,第一 列從紐約發來的直達列車便把此前一直呆在歐洲的組委會委員們送來法蘭西城車站。在這期間,城市的總體規劃、住宅和公共建築的詳細計劃都已經確定好了。
建築材料一點也不缺乏:自建造新城的計劃的訊息發出之後,美國企業界便源源不斷地把各種各樣的能夠想得到的建築材料統統運到了法蘭西城的碼頭,傷腦筋的倒是如何挑選這些材料,該城的建立者們決定,大塊的石料用來建造市政機關大樓和作一般的裝飾之用,而民居民宅則用磚石建造。當然,並不是用那些粘土塊隨便燒製的粗糙的磚頭,而是重量很輕,形狀整齊劃一。重量、密度完全是統一規格的,順著其縱向中央有一排圓形的平行孔。每塊磚的有這些磚孔相互貫通,在牆體內形成兩頭相通的空心管道,這樣就使得房屋的內牆和外牆的空氣可以自由流通。這樣的牆壁同時還具有另一個可貴的長處,它能隔音,使得各個房間都互不干擾。
不過,委員會並不打算讓建築師按統一的住房模式建房,它可以說是反對這種令人乏味、平淡無奇的統一樣式,而只是提出某些一定之規,建築師們必須嚴格遵守:
1。每幢房屋應獨門獨戶,周圍是一片空地,種植樹木、草坪和花卉。每幢房屋只住一戶人家。
2。每幢房屋最多兩層;不得有礙其他人家的空氣和光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