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第3/4 頁)
國徹底滅亡。至此,東方六國中就只剩下齊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賁率秦軍從燕國邊界南下進攻齊國。王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沒有遇到什麼抵抗的情況下,猝然攻入齊都臨淄(山東淄博)。齊王建入秦投降,齊國也被納入秦國的版圖。
韓,趙,魏,楚,燕,齊
1、揮師滅韓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內史騰率軍長驅直入,俘虜了韓王安,在韓國故地設定了穎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縣),韓國宣告滅亡。韓國的滅亡是秦統一戰爭全面展開的標誌。
1、揮師滅韓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內史騰率軍長驅直入,俘虜了韓王安,在韓國故地設定了穎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縣),韓國宣告滅亡。韓國的滅亡是秦統一戰爭全面展開的標誌。
2、破趙逼燕。秦滅韓之後,第二個目標就是趙國。公元前229年,趙國接連發生大地震和大饑荒,秦始皇再次命王翦、楊端向趙國發動全面進攻。王翦施行反間之計,用重金收買趙王寵臣郭開,大肆誹謗李牧等人,說他們要謀反,促使趙王將李牧殺害。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趙軍,攻克邯鄲,俘獲趙王遷,佔領趙國本土。接著揮師北上,屯於中山(河北定縣),逼近燕國。
第302章 齊伐魯宋
大秦嬴無敵七年正月十六,齊國臨淄。
城下大營中,十五萬齊軍整裝待發,齊王按制給大將軍田忌賜了軍符寶劍戰甲之後,卻是將田忌和孫臏兩人留在了大帳中細細商議了起來。
孫臏給他出得這個假道伐滅魯、宋兩國的計劃自然是非同小可,雖然他已經下定決心來做此事,但怎也覺得有些忐忑不安。魯、宋兩國各自都是數百年的傳承,雖說此事國力衰敗,兵戎不整、甲杖不備,但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其吞滅還是有些難度的。更何況此時楚軍已經退到了廣陵南岸,根據最新傳回來的情報顯示目前楚軍將十萬主力都放置在廣陵,而將剩餘的部隊全都放到了雲陽、震澤一帶大肆的劫掠。對於此事,秦軍做出的反應卻是讓人捉摸不透,他們既不驅逐楚軍,也不加入劫掠行列,竟是派出騎兵整村整村的護送著越國百姓向會稽遷徙。
這個動作放在後世自然大家都能看得懂無敵想要幹嘛,可在戰國時代這個特殊的歷史環境之下,任誰都想不明白已經和楚軍決裂的秦軍自己都糧草不濟,成為被困在越境的一支飢餓的野獸,何以秦軍還要去保護越國的民眾百姓。
總之,齊王也知道眼下是齊國出兵屠滅魯宋兩個小國的大好時機,也知道以田忌之戰力加上孫臏的計策,此戰成功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可還是有兩個問題想要獲得解答。第一要務自然是魏、韓兩國派來使者提議討伐燕國之事,其二還是關於齊楚如何瓜分越境。
只說大帳之內,齊王安坐主位,田忌、孫臏相陪客席,齊王略微寒暄之後,便開誠佈公的問道:“孫先生,大軍起拔在即,敢問先生魏、韓之事計將安出?”
坐在輪椅上的孫臏撫須笑。道:“燕國在北,與齊接壤。每歲春荒燕人雖多有繞困,不過是疥癬之疾,與我大齊無礙。如今魏韓欲伐燕,實乃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所圖之事不過有二,一是趙人、二便是我大齊。”
“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此句甚好,可。是孫師所著?”田忌撫掌笑道:“孫師之意,莫非是指魏人圖謀乃是已經化入我齊土的魏東諸城?”
“此句乃是秦王所發,非臏所著。”。聽著田忌誇獎,孫臏忙解釋。戰國時大凡文人墨客都是很有德行,引用他人語句必做說明,不會肆意剽竊。待解說了此事後,孫兵這才繼續道:“如今魏國,龐涓已死,龍賈也是垂垂老矣,數年之間先失河西,再失魏東,國力虧耗甚大,魏武卒精兵也從六國伐秦時的二十餘萬降至現下的不足十五萬,縱有遠大圖謀也難以為繼。因此,大王不難看出魏王所圖。然則,魏國扼守秦國進入中原之通道,此時秦軍被困會稽,乃是攻秦良機,魏韓捨近求遠,圖謀之事定是擔心攻秦之時受我大齊腹背夾擊。”
田忌一拍長案道:“啊也!如此說來,魏王倒是好算計,。想必魏國也派了使者前往燕國,唆使燕人來攻我大齊。”
齊王聽了孫臏分析,發現自己心中所想果然與孫。臏的分析毫釐不差,當即便道:“孫先生,可有破解之法?”
孫臏笑道:“以臏之見,大王當遣使前往燕國。”
“遣使燕國?”齊王聽來愕然,旋即便是豁然開朗道:“。先生之意,是要孤與燕國也做聯盟?”
孫臏這番分析。自然合情合理,此時秦軍的大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