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3/4 頁)
,又知有多少老秦兒郎在函谷關下致傷致殘?本公也是記得一清二楚,一共是七千五百三十七人。其中有一千九百三十五人瘸了腿、有兩腔百五十二人殘了手……各位父老,可知道這些老秦兒郎,他們原本是可以不死、不瘸、不殘的,只要咱們能給他們裝備上鐵甲、鐵盔、鐵劍、鐵戈、鐵盾……可咱老秦窮哇!”
無敵說道此處,便已經開始泣不成聲,而圍觀的老秦百姓,也是集體抽噎起來。無敵強忍著悲痛,繪聲繪色地描述道:“今次攻函谷關,最先攻上函谷關,把我大秦軍旗插上城頭地勇士叫做白大,是縣白氏族人。他只憑一把斷劍便死死護住了我大秦的軍旗,最後脫力戰死,至死都是以身死死護住戰旗……可是……可是他使地是一把斷銅劍,穿的是一副爛皮甲……若是能給他穿上鐵甲”上鐵劍,他便能活著回來,做我大秦的功爵勇士哩!各位父老,本公有愧哇!本公竟沒能給我大秦的勇士,備上一副鐵甲、一把鐵劍……“
無敵說至之處,竟是當真自己把自己感動了,當街捶胸頓足號哭起來!
而圍觀眾人,也無不被無敵的真情流所感動,見國君竟為了不能給將士配備兵器甲冑而愧疚,當街嚎啕大哭,也是齊齊哭倒在地,紛紛喊到:“君上!君上!請節哀呀!老秦苦窮,怪不得君上,怪不得君上呀!”
第一部隴西烽煙卷八征伐四野 第164章 赳赳老秦
一時間,國府門前哭聲震天,原本被裡三層外三層團團圍住的國府正門外,近千的圍觀百姓在口耳相傳得知事情經過之後,也是被國君地悲憤感動的難以言喻,都是齊齊抽泣起來。
自打秦簡公五年,周威烈王十七年(公元前409年),吳起攻取秦河西地區的臨晉(今陝西大荔東)、元裡(今澄城南),並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鄭(今華縣),築洛陰(今大荔南)、合陽(今合陽東南),盡佔秦之河西地。至今已是五十餘年了,老秦人至今依然能從長輩的口中得知昔日河西膏腴之地的富庶。
隴西苦寒,地力貧瘠,眾所周知黃土高坡並不是一塊適合耕作的沃土,自打老秦人被周室冊封在隴西后,厚道的老秦人不得不放下手中的馬鞭,跳下了馬背,拾起了中原民族丟下的扒犁、鋤頭,從遊牧民族轉而向農耕民族衍化。可隴西的這片土地是在太過貧瘠了,土地不生谷光長草,大片大片的荒灘和鹽鹼地侵蝕著人們的生存空間,年年冬天的大雪和春天的戎狄劫掠吞噬者老秦人生命和血肉。
但上天還是公允的,它給了老秦人河西之地,這片只要刀耕火種便可豐收的膏腴之地。
可今天,當帶領他們收復失地的國君當街嚎啕痛哭時,他們才恍然明白了河西之地是怎麼丟的,又是怎麼奪回來的。
是啊,老秦人窮哇!
種地吧,老天很多時候不賞臉,收的糧食便是豐年也不過餬口而已。放牧吧。草原牧場至今已全部落入戎狄部族之手。至於什麼工業、商業更是不提,而六國商人也不屑來秦國貿易,至多有些黑心的商人會以高價販來少許地鹽茶鐵器,販走的卻是秦國的妙齡少女和人口奴隸。
這些年來。老秦人的心中原來都是在擰著一根筋,認為只要大徵發、大備戰,人多就可以打勝仗,收復失地。可是這些年,卻是屢戰屢敗,大戰數十場,小戰無數次,大勝有。小勝也有。可秦軍地腳步卻被魏人死死的堵在了河西之地的門外。
原來,打不過魏人的原因並不是咱們秦人不夠勇猛,也不是咱們秦人貪生怕死,更不是咱們秦人比魏人低了一頭。而是魏人的兵卒都是精兵,他們有鐵甲、有鐵劍、有上好的兵器。有嚴苛的訓練,還有豐富的伙食。
原來。裝備地鐵甲、鐵劍地魏武卒,當真是一個打咱們五個的!
老秦人動容了。他們開始反思自己地無知。也開始渴望從國君地嘴裡聽到可以讓他們雀躍地訊息!
不知何時。一個身穿黑色尚服地偉岸身影來到了國君面前。他雙臂高舉。猛然大喝道:“赳赳老秦!”
隨著這聲怒喝。圍在國府門前正哭得落花流水地老秦百姓突然之間似乎有了主心骨一般振作了起來。紛紛抬起頭。聲嘶力竭地用盡全力回應道:“共赴國難!”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
“血不流乾。誓不休戰!”
漸漸的。怒吼匯合成了一隴西民謠為曲的哀歌,以國府為中心向四周蔓延開去。櫟陽城中,不論是策馬巡街的公安校尉、還是沿街叫賣的販夫,或是陰天打孩子閒著無事的尋常百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