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3/4 頁)
最新裝機,在其他配置差不多少,價格也差不多的情況下,硬碟是別家的六倍容量,一下就搶佔了不少市場先機。
其餘的幾家品牌裝機坐不住了……對淩氏新型硬碟的訂單,雪花一樣飄來……而裝機主流,似乎一夜之間,都變成了淩氏的六TB硬碟……
淩氏又降價了。
這次並沒有降價降的太誇張,淩氏的硬碟,零售價格,從六百六十八,變成了六百四十八……降價了二十元,可是,就是這二十元,讓淩氏新型硬碟的價格和傳統一T硬碟的價格,縮減到百元之內。
“只要多花八十元,就能得到六倍的硬碟體積,傻瓜才不買。”這是裝機業的主流聲音,一時間,市面上的淩氏新型硬碟,幾乎把傳統的一TB硬碟,擠出市場……
而這次,淩氏給出的批貨價,卻沒有改變……
第二百九十五章 燒錢角力
更新時間:2009…11…24 14:04:33 本章字數:3368
到此時,淩氏以外的硬碟商才緊張起來,他們的硬的新型硬碟,擠壓的沒有銷路,各個硬碟製造商,都積壓了大量的硬碟在自己的倉庫。
要不是淩氏的工廠生產速度有限,估計他們馬上就要擠出硬碟市場……
巨大的壓力下,硬碟商們開始聯合……一個國內數一數二的硬碟商牽頭,在短短几天之內,組成了一個硬碟界的行會……討論如何對付淩氏的迅猛攻勢。
“降價!”這個硬碟商們的第一個應對策略,硬碟市場,硬碟製造商的利潤空間還是很大的。
比如主流的一TB的硬碟,市場報價,是五百六十八元……其實,硬碟廠商,基本上可以賺整整兩百元的毛利……一個一TB的硬碟,實際上的成本,不過三百五六十左右,不過,這裡面還要加人工,以及其他的一些成本費,算起來,一塊一TB的硬碟,好一點的硬碟商,大概能賺一百一二十左右的純利潤。
這個,其實算不上什麼暴利,百分之二十的利潤而已,很普通的利潤率,不過,這指的是那些有一定品牌效應的製造商,普通的製造商,利潤不過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五左右。
不過,由於淩氏的強勢出擊,讓這些製造商的這些利潤,也沒有了。
質量和容量比不過對方……硬碟製造商的聯盟,只好想出降價這個策略了。
不過,降價多少,又成了問題,比如幾個知名品牌,比如黑金剛和金士頓,每一塊一TB硬碟,大概都有一百元的純利潤,所以他們有很大的降價空間,而普通的硬碟商,利潤率最小的純利只有二十四五元左右,這樣,如果降價幅度太大,他們就承受不起了。
而硬碟界的行會經過討論,最終決定地降價幅度是,三十五元。
“將我們地硬碟地價格和淩氏地硬碟價格。拉開到一百元以上。這樣。就會有很多地人選擇我們地硬碟。一百元地價格差。是一個心理大關。”硬碟行會臨時推選出來地會長。是這樣說地。
可是許多地經營地不是很好地硬碟製造商。開始反對。因為這樣。他們再造硬碟。絕對是虧錢買賣了。
“我們現在降價。只是一時地。淩氏地硬碟技術我們有些瞭解。他們地製作費用比我們昂貴。肯定不會和我們拼價格。只要我們扛一段時間。或者等到淩氏地那種技術普及。或者等到淩氏被我們擠出硬碟界。我們在統一地把價格升上去。不就行了麼?”這是硬碟行會臨時會長給那些硬碟商地解釋。
那些硬碟商本來不想答應。奈何大多數地行會成員。都同意這麼做。自己如果不答應。就會陷入被動……所以。那些廠家。也勉強答應。一同降價……雖然降價地事情達成了共識。卻埋下了一些不和諧音……
一週後。淩氏以外地所有硬碟商。統一作出了降低零售價地舉措。各地零售商被告知。所有地市面上地一TB硬碟。全部調低三十五元。
這樣一來。淩氏地新型硬碟。和主流一TB地硬碟地價格。一下子變成了差距一百一十五元……超過了一百大關。
確實,那個行會會長分析的很正確,一旦價格超過了一百大關,淩氏硬碟的銷售量,馬上就變慢了下來,而傳統地硬碟,則又開始銷售升溫……苦了的只是零售商,因為那些行會聯盟,並沒有針對銷售商給出補償……
而好景不長,還沒等傳統硬碟恢復以往地銷量,淩氏也傳來訊息,也降價了,淩氏硬碟的價格,也降價三十五元,這樣,又將價格差距縮短到八十元,不過,淩氏很有人情味,給銷售商通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