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 頁)
〃李寧聞言,暗自驚異,正要答言,英瓊搶著說道:〃我正是後山頂上住的李英瓊,這便是我爹爹。你是如何知道的?〃餘英男聞言,立刻喜容滿面,答道:〃果然我的猜想不差,不然我師父怎肯叫我去做面給你們吃呢?你有事先去吧,我們是一家人,早晚我自會到後山去尋你。〃說到此間,忽聽那老佛婆喚道:〃英姑,師太喚你快去呢。〃餘英男一面答應〃來了〃,一面對英瓊說道:〃我名叫餘英男,是廣慧師太的徒弟。你以後不要忘記了。〃說罷,不俟英瓊答言,竟自轉身回去,將門關上。李寧見這庵中的小女孩,居然知道自己行藏,好生奇怪。想要二次進庵時,因見適才廣慧情景,去見也未必肯說,只得罷休。好在廣慧一臉正氣,她師徒所說的一番話俱無惡意,便打算由城中回來,再去探問個詳細。那英瓊在山中居住,正愁無伴,平空遇見一個心貌相合的伴侶,也恨不得由城中回來,立刻和英男訂交。父女二人各有心思,一面走,一面想,連山景也無暇賞玩。不知不覺過了涼風洞,從伏虎寺門前經過,穿古樹林,從冠峨場,經瑜伽河,由儒林橋走到勝風門,那就是縣城的南門。
二人進了南門,先尋了一所客店住下。往熱鬧街市上買了許多油鹽醬醋米肉糖食等類,因為要差不多夠半年食用,買得很多,不便攜帶,俱都分別囑咐原賣鋪家,派人送往客店之內。然後再去添買一些禦寒之具同針線刀尺等類。正走在街旁,忽聽一聲呼號,聲如洪鐘。
李寧急忙回頭看時,只見一個紅臉白眉的高大和尚,揹著一個布袋,正向一家鋪子化緣。川人信佛者居多,峨眉全縣寺觀林立,人多樂於行善。那家鋪子便隨即給了那和尚幾個錢。那和尚也不爭多論少,接過錢便走。這時李寧正同那和尚擦肩而過。那和尚上下打量李寧父女兩眼,又走向別家募化去了。李寧見那和尚生得那般雄偉,知道是江湖上異人,本想上前設法問訊。後來一想,自己是避地之人,何必再生枝節?匆匆同了英瓊買完東西,迴轉店房。
叫店家備了幾色可口酒餚,父女二人一面喝酒吃菜,一面商談回山怎樣過冬之計。
李寧闖蕩半生,如今英雄末路,來到峨眉這種仙境福地住了數月,眼看大好江山淪於異族,國破家亡,匡復無術,傷心已極,便起了出塵遺世之想。只因愛女尚未長成,不忍割捨。英瓊又愛學武,並且立誓不嫁,口口聲聲陪侍父親一世。他眼看這粉裝玉琢、冰雪聰明的一個愛女,怎肯將她配給庸夫俗子。長在深山隱居,目前固好,將來如何與她擇配,自是問題,幾杯濁酒下去,登時勾起心事,眼睛望著英瓊,只是沉吟不語。英瓊見父親飲酒犯愁思,正要婉言寬慰,忽聽店門內一陣喧譁。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十二回 客館對孤燈 不世仙緣白眉留尺簡 凍雲迷蜀嶺 幾番腸斷孝女哭衰親
第四十二回 客館對孤燈 不世仙緣白眉留尺簡 凍雲迷蜀嶺 幾番腸斷孝女哭衰親
說話英瓊天性好動,便走向窗前,憑窗往外看去。這間房離店門不遠,看得很是清楚。
這時店小二端了一碗粉蒸肉進來,李寧正要喊英瓊坐下,趁熱快吃。忽聽英瓊道:〃爹爹快來看,這不是那個和尚嗎?〃李寧也走向窗前看時,只見外面一堆人,擁著一個和尚,正是適才街中遇見的那個白眉紅臉的和尚。不禁心中一動,正想問適才端菜進來的店小二。這人生來口快,不俟李寧問話,便搶先道:〃客官快來用飯,免得涼了,天氣又冷,不好受用。
按說我們開店做買賣,只要不賒不欠,誰都好住。也是今天生意大好,又趕十月香汛,全店只剩這一間房未賃出去,讓給客官住了。這個白眉毛和尚,本可以住進附近廟宇,還可省些店錢。可他不去掛單,偏偏要跑到我們這裡來強要住店。主顧上門,哪敢得罪?我們東家願把帳房裡間勻給他住,他不但不要,反出口不遜,定要住客官這一間房。問他是什麼道理?
他說這間房的風水太好,誰住誰就要成仙。如若不讓,他就放火燒房。不瞞客官說,這裡廟宇太多,每年朝山的人盈於累萬,靠佛爺吃飯,不敢得罪佛門弟子。如果在別州府縣,像他這種無理取鬧,讓地方捉了去,送到衙門裡,怕不打他一頓板子,驅逐出境哩。〃店小二連珠似他說了這一大套,李寧只顧沉思不語。不由惱了英瓊,說道:〃爹爹,這個和尚太不講理了。〃話言未了,忽聽外面和尚大聲說道:〃我來了,你就不知道嗎?你說我不講理,就不講理。就是講理,再不讓房,我可要走了。〃
李寧聽到此處,再也忍耐不住,顧不得再吃飯,急忙起身出房,走到和尚面前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