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道人走後許久,楊浩仍然在那裡發呆,同時一個勁地問自己:“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嗎?我這樣的衰人也會有奇遇?這是做夢吧?”
他掐了掐自己的手臂,只覺得一陣生疼,看來這不是做夢,這是真的。無數傳說中資質差的憨小子遇到奇遇修成頂尖高手的故事終於也在他身上發生了!
下山以後,他果然嚴守了對道人的承諾,沒有對吳大海說出今天發生的事情,甚至對衡其和謝可也沒有說。
此後他照例按照吳大海所授的方法練功,照樣找不著感覺,每天只是渾渾噩噩,虛度時日。但他的心裡卻踏實多了,以為自己已經成了“高手”,現在只是等待時機出手的問題。
在這段時間裡,吳大海又招收了幾個徒弟,這些後來者同樣按照吳大海所教的方法修練,但進境卻和楊浩完全不同。幾乎每個人都順利地找到了感覺,每個人都有心得體會,都會興高采烈地向別的師兄弟講述他怎樣學會了呼吸吐吶,體內聚集了多少真氣,內功已經達到了多少層……
楊浩聽了卻在心裡暗笑:“我已經是頂尖高手了,哪裡還用得著象你們這樣費勁?”
不過楊浩卻也還是有苦惱的,即他雖然知道自己的身體裡已經貯滿了“真氣”,但他卻仍然不知道如何運用和發揮這些真氣,而又不敢去問師父以及向衡其他們請教,怕師父和衡其他們追問他的“真氣”的來歷。因此他只能依舊每天生活在彷徨和憂愁中。因為他明白,如果不能夠運用體內的那些“真氣”,那依然是一點意義也沒有。
算了,還是聽天由命吧。
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一年,在吳大海以及那些弟子們的眼裡,楊浩可以說和剛上山時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始終找不到“氣”的感覺,自然也無法開始正式的修練。不過那些大部頭的書倒是被他啃光了,似乎已經成了一個大學問家。
但真的向他詢問書中的內容時,他同樣是一問三不知,毫無頭緒。看來他不僅對於修道是一事無成,而且對於這些學問也是雲裡霧裡,估計他的腦子裡就象被攪糊了的漿糊一樣,根本就是亂七八糟一團。
吳大海對他簡直失望透頂,基本上也放任不管了,只不過因為收了他的門貢,所以還讓他呆在山上,更多的時候讓他幫著啞叔做雜務而已。
楊浩不知道,那個黑衣道人其實是魔教的左護法——牛通天。他給楊浩輸入的確實是真氣,不過卻是他用魔教的方法修煉出來的血氣!這種血氣同正道之人的修練之法完全背道而馳,普通人若被這種血氣侵身,不出三個時辰即化為濃血而死。
但楊浩為什麼卻沒有死,反而和沒事人一樣呢?
這就要從楊浩在自家的菜地裡刨得的那顆“破算盤珠”說起了。
原來那“算盤珠”正是上古第一神物五行神龍珏和天下第一邪物修羅鎖珠的靈所化。這兩樣東西一正一邪,皆為千年前正邪兩派的頂級人物智善大師和萬莫寒所擁有。
智善大師和萬莫寒曾在雷澤進行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決鬥,後來都不知所終,也沒人知道他們之間的勝負如何。而他們所持的五行神龍珏和修羅鎖魂珠彼此也銷聲匿跡,不再為世人所知。
實際上當時這兩樣世間至寶猛烈地碰撞在了一起,共同化成了齏粉,實形已經從世間消失了。不過它們的靈卻仍然存留在世間,並繼續纏鬥在一起,就象一對化解不開的冤家。後來又經過了千百年的風風雨雨,這兩個靈便依附在了一顆從九天瑤池墜落在凡間的血晶石上,這顆血晶石就是楊浩撿到的那“破算盤珠”。
血晶石因是上界仙品,故堅硬異常,就算是人間最硬之金剛石,都無法和其相比。而且其外表時常分泌出一種暗紅色的液體,這液體其實是修煉者的精血——修煉者在快要飛昇之時往往會遇到一次大劫,也就是所謂的“渡劫”,他們的凡軀必須要承受九天神雷的轟打,不能承受住神雷轟打者,不僅不能成仙,反而會被打得神形俱滅!這血晶石上的液體便是渡劫未能成功之人的精血。
千百年來,這血晶石上也不知道吸附了多少精血,故而它原來的色澤都被蓋住了,就象一顆蒙了厚厚汙垢的普通石頭。只不過它的中間有個穿孔,被楊浩當成了“算盤珠子”。
卻說那五行神龍珏和修羅鎖魂珠的靈依附在這塊血晶石上後,不知為何改了性情,不再象以前那樣劇烈爭鬥,反而變得逐漸理解和包容,甚至開始有點惺惺相惜了。到了後來,更如一對戀人般纏綿悱惻、糾葛不清,性情也互相交織、滲透,變得正不正、邪不邪了。
故而那天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