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1/4 頁)
世後15年,而奧古斯都是在公元14年逝世的,這就是說,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的那一年正好是公元25年,此時的耶穌早已經超過了30歲,所以說他年紀約有三十歲。
這也就是說,當人們以為公元元年耶穌才剛剛來到人間的時候,此時的耶穌至少已經有5歲多了。對於這一點,在《馬太福音》裡面可以得到印證:
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希律王聽見了,就心裡不安,耶路撒冷的合城的人,也都不安。
這位聽到耶穌出生的訊息就感到不安的,並打算置之死地而後快的希律王,恰恰死於公元前4年。因此,耶穌出生的年代應該在公元前4年之前是毫無疑問的。
不過,聽到耶穌誕生的訊息,希律王的不安與合城人的不安並非是一回事,希律王擔心的是被人取而代之,而合城人的擔心是有可能被捲入一場宗教混戰。儘管如此,希律王還是“召齊了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問他們說:'基督當生在何處?'他們回答說:'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著說:猶大地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主,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當下希律王暗暗地召了博士來,細問那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就差他們往伯利恆去,說:'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小孩子,尋到了,就來報告我,我也好去拜他。'他們聽見王的話,就去了。”
與用心險惡的希律王不同,博士們在那顆星的引導下找到了耶穌,並向其禮拜獻禮。與此同時,上帝一方面在夢中指示博士不要再回耶路撒冷,直接轉道回家;另一方面,則派天使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同他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等我吩咐你,因為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掉他。'約瑟就起來,夜間帶著小孩子合他母親往埃及去,住在那裡,直到希律死了,這時要應驗主借先知所說的話,說:'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希律王感到被博士愚弄,就下令將伯利恆地區兩歲以下的男孩全部處死。
然而,希律王以如此血腥手段所犯下的暴行,其實不過是出於一場語言的誤會:因為他毫不懷疑基督就是猶太人之王的希臘說法,所以極力想殺害那個據說要取代他的小男孩,結果卻傷及無數無辜的幼小生命。事實上,這樣的語言誤會是有其文化歷史背景的。從詞源學的意義上看,基督是對以色列人慣用的彌賽亞一詞的希臘語翻譯,最初的意思是“受膏者”——古代猶太人在封立國王及祭司的時候,要舉行在受封者的額頭上敷膏油或往頭上倒膏油的受膏儀式,因而被奉立的君王及祭司被稱為受膏者。
自從公元前538年猶太人由巴比倫重返耶路撒冷以來,便一直處於爭取民族復興的鬥爭之中,曾經幾度立國,隨著公元前63年羅馬大將龐培佔領耶路撒冷,使之成為羅馬帝國的省份城市,猶太人的復國夢才最後被粉碎。而在隨後不久猶太人寫成的著作之中,則提出了耶和華將派出一位彌賽亞來作為“復國救主”,也就是大衛式的猶太人之王。因此,猶太人不僅在《聖經·舊約》裡面尋找先知們關於彌賽亞降臨的預言,而且整個猶太民族都在渴望著彌賽亞的現實出現,這一切在《聖經·新約》之中是特別是在“四福音書”中都有著程度不同的反映,因而基督耶穌的出現,必然會引起社會性的振動。
對於這一點,在公元1世紀猶太曆史學家弗拉維烏斯·約瑟夫斯的《古猶太志》中便有著這樣的評論:“這時耶穌出現了。如果說他是人,那麼他是位具有卓越才智的人。他常行奇事,是那些樂於接受真理的人的老師。他把人們吸引到自己的周圍,不僅是猶太人,還有眾多的異教徒。他就是彌賽亞。”值得注意的是,這位歷史學家顯然已經認識到,基督耶穌並不是猶太人所企盼的那種“復國救主”彌賽亞,而是上帝之子!
這樣,在基督耶穌身上,至少出現了兩個與猶太人的彌賽亞不同的特點:常行奇事是為了治病救人,而不是以此威攝眾人,因為他樂於進行平等的教誨;傳道不分物件,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其他民族的人,都一視同仁。然而,正是在這種明顯的差異上,體現出了民族宗教猶太教與世界宗教基督教之間的本質性不同,也正是由於這種差異的現實存在,形成了耶穌之死的一個直接原因。耶路撒冷城中的大小祭司及文士們議論紛紛:“這人行好些神蹟,我們怎麼辦呢?若這樣由著他,人人都要信他。”這就表明,世界宗教的出現,在客觀上誘發了民族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