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2/4 頁)
馬,要組建騎兵不難。可是,周陽能在這麼短時間內打造出這麼多的騎兵,那也太驚人,神仙般的本事呀。
軍臣單于根本就不知道,來的騎兵中,只有一萬是真正的騎兵,其餘的全是戟手。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不要放箭,端著戟,對著匈奴衝鋒就是了。衝完了馬上撤,不要砍殺。
戟手精於用戟,不善長放箭與馬上砍殺,要他們象騎兵那樣衝殺,不智。可是,戟是長兵器,對匈奴的威脅很大,端著長戟騎馬衝鋒,會給匈奴製造很大的麻煩。
果如周陽所料,當數萬戟手排著整齊的戰鬥隊形,對著匈奴衝鋒時,匈奴一片混亂,成片成片的倒下。軍臣單于數萬大軍,很快就給衝得七零八落了。
戟手的衝鋒,戟陣的反擊,騎兵的衝殺,很快就打得匈奴不成陣勢,混亂不堪。
軍臣單于萬萬沒有想到,竟是這種結果,大是鬱悶。
“烏特拉!”
就在軍臣單于想下令撤退時,北方傳來驚天動地的萬歲聲,震得大地狠狠顫抖。
這是匈奴的援軍,軍臣單于不由得精神大振,命令匈奴重整隊形,準備與漢軍大戰。只要拖住漢軍,匈奴援軍再一到,就可以把漢軍圍殲在此處。
他的打算很不錯,就是,漢軍不給他機會。漢軍中傳出一陣急促的鳴金聲,這是撤退的命令,漢軍在騎兵的掩護下來,開始撤退。
軍臣單于哪會放過漢軍,揮軍從後殺來。然而,漢軍騎兵的四重打擊力太驚人,匈奴無法硬撼,再加上戟手端著長戟衝鋒,總是能打亂匈奴的陣勢,軍臣單于雖是咬得緊,卻是無法痛擊漢軍。
沒過多久,匈奴援軍到達,兩支匈奴匯在一起。
原來是伊稚斜聽得大戰的動靜,以他的才智當然明白軍臣單于奇襲不順,親率五萬匈奴前來馳援。軍臣單于手裡的兵力倍增,信心大起,一定要把漢軍截住,命令匈奴伊稚斜率軍從後兜截,他親率匈奴追擊。
伊稚斜通曉兵略,深知攔住漢軍的重要性,指揮匈奴猛撲漢軍後背。然而,他還沒有衝到漢軍後背,就給漢軍打退了。
擊退他的是以建章軍為主的騎兵,再配合騎著戰馬衝鋒的戟手。戟手雖然騎射不怎麼樣,可是,手中的長戟對匈奴的威脅非常大,不計其數的戟手騎著戰馬衝鋒,其本上是橫掃,匈奴抵擋不住。
要是匈奴手中有長兵器的話,完全可以對攻對攻。可是,他們沒有長兵器,對戟手唯一有威脅的就是弓箭了,至於他們的彎刀,根本就威脅不了戟手。
匈奴的弓箭,對漢軍的戟手有著不小的威脅,可是,戰馬高速衝鋒,處在射程範圍的時間並不長,傷亡並不大。
在漢軍的攻擊下,伊稚斜無法得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漢軍向營盤退去。
有騎兵與戟手的保護,步兵加快速度向營盤靠攏。不時有漢軍趕來接應,與匈奴交戰的漢軍越來越多,匈奴的兵力優勢一點點的喪失。
終於,漢軍的營盤在望,漢軍撤到,營門大開,漢軍一隊隊開進營裡,隊形整齊,絲毫不見亂象。
軍臣單于和伊稚斜遠遠看見,不由得微微點頭讚許。
讚許一完,兩人互視一眼,嘆口氣。兩人沒有說話,卻是明白對方的心思。匈奴打了勝仗,會一擁而上。若是打了敗仗,就會潰散,爭相逃命。若是象漢軍這樣,有著嚴明的軍紀,那該多好!
當漢軍營門關上時,軍臣單于長出一口氣,這一仗雖然沒有殺掉李廣,至少,沒有讓一個漢軍逃走。
他最擔心的就是漢軍南撤,只要漢軍不撤,就有機會殲滅漢軍。
這次雖是把漢軍逼回去了,難保下次漢軍不逃,此事不得不慮。略一沉吟,軍臣單于就有了主意:“左賢王,你率領五萬大軍,立即南下。在安陶一帶立營紮寨。你的任務,就是阻止漢軍南逃。若是逃掉一個漢軍,你就不再是大匈奴的左賢王了!”
對這事,左賢王是欣然領命。與漢軍大戰,刀槍無眼,誰知有沒有傷損。只是去切斷漢軍的退路,還是有把握的。可以想得到,一旦單于擊敗漢軍,潰退的漢軍何其之多,他再趁勢掩殺,一定建立大功。
建功與保命兩不誤,這種好事哪裡去找?左賢王大聲道:“請大單于放心,我一定做好!”
“去吧!”軍臣單于揮揮手,左賢王帶著軍隊南下了。
軍臣單于長吁一口氣,漢軍的退路切斷了,該是決戰的時候了!
……
漢軍營地,周陽的帥帳。
李廣他們興奮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