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2/4 頁)
是程不識,手中一把漢劍朝著王帳一指,大吼道:“單于在那裡,活捉單于!”
“程不識?”軍臣單于對程不識的聲音很熟悉,嚇了一大跳,哪裡還顧得上金鷹,一拍馬背,追風寶駒疾馳而去。
侯產兒暗鬆一口氣,程不識真是會做人,他苦勸不得的,程不識一聲吼就達到目的了,一拉馬韁,跟了上去。
“活捉單于!”
漢軍叫嚷著,從後掩殺過來。
帳頂上的匈奴親衛扭頭一瞧,火光下,只見一隊漢軍疾馳而過,手一鬆,手中的金鷹掉了下來,從帳頂一直滾落到地上。
一個漢軍飛身下馬,手一伸,抓起金鷹,大叫大嚷起來:“王帳的金鷹!王帳的金鷹!”
王帳的金鷹是單于的象徵,如此重要信物落入漢軍手裡,漢軍興奮莫銘,齊聲歡呼起來。
一個漢軍一箭射過去,這個親衛立即成了箭下亡魂。
軍臣單于一邊跑,一邊回頭打量,只見程不識率領漢軍窮追不捨。抓住單于,那是何等的重要,要程不識捨棄,那是不可能的。
“大單于快走,我去攔住他!”侯產兒一拍馬背,帶著一隊匈奴迎著漢軍衝了上去。兩軍相遇,廝殺起來。
這些匈奴,有不少是軍臣單于的親衛,戰力極強,程不識給糾纏住了,要想在短時間內甩掉他們,還真是難。
軍臣單于略鬆一口氣,策馬而馳。正行間,只見中行說帶著一隊人馳來。見到中行說,軍臣單于大是欣慰。中行說熟悉漢朝內情,才智不錯,深得軍臣單于倚重。
中行說來了,就多了一顆靈活的頭腦,活命的希望多了幾分。
“中行說,你說,我們現在該怎麼辦?”軍臣單于一見面便是問計。
“大單于,奴才愚計,還是先向北撤,過了長城就萬全了。”中行說剖析道:“大匈奴的勇士四條腿,漢軍只有兩條腿,即使戰敗了,要撤,漢軍是追不上的。”
“嗯!”軍臣單于甚是贊同:“本單于擔心的是,漢人會在長城下截殺。有沒有發現漢軍的騎兵?本單于沒看見。很可能是去北方佈陣,要截殺我們。”
“那是免不了的。”時間緊,中行說說得很直:“要想傷亡小,只有趕快向北撤。還有,得派人告知左賢王,要他引軍速來相會。”
“左賢王?”中行說不提,軍臣單于焦慮之下,把這幾萬生力軍給忘了,眉頭一軒,略鬆一口氣:“只要左賢王的大軍趕到,回撤的成算更大。”
那是整整五萬大軍,一旦趕到,對於兵敗的匈奴來說,意義太重要了。軍臣單于點頭道:“我這就派人去。”
“要提醒左賢王,提防漢軍的截殺。”中行說特的叮囑一句。
“那是一定!”截殺左賢王部,漢軍一定會做。這事,只需要稍通兵法的人都能想到。
派人給左賢王傳達命令,軍臣單于和中行說一道,開始向北逃走。
……
“發現單于了嗎?”周陽握著滴血的漢劍問道。
“稟大帥,單于已經逃離了王帳。程將軍率軍追上去了。”趙破奴忙稟報。
“好,有程將軍追上去,單于萬難逃掉!”程不識一代名將,要周陽不放心都不行。
“殺!”周陽大吼一聲,揮著漢劍砍殺起來了。
此時此刻,已經不需要陣勢了,漢軍各自為戰,追擊匈奴了。匈奴給徹底殺怕了,抱頭鼠躥,狼狽不堪。
逃跑中的匈奴,為了活命,也會奮起抵抗。可是,大勢已去,這種抵擋不過是徒勞罷了,無濟於事。
一時間,營地裡流矢橫飛,時不時就會遭到流矢的襲擊。
“啊!”周陽慘叫一聲,左臂給一枝流矢射穿。
“大帥!”趙破奴驚叫一聲。
周陽卻是手中漢劍一揮,左臂上的流矢給削斷,揮著漢劍,對著匈奴劈了下去,大吼一聲:“殺!”
劍光落處,一顆匈奴人頭飛起。劍光再起,又一顆頭顱飛上了半空。
……
“肉乾,那是肉乾!”
匈奴驚喜的尖叫起來。
軍臣單于一瞧,只見火光下,肉乾堆成了山,正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呢。
“不是說給焚燬了嗎?”軍臣單于不僅沒有喜悅,反倒是驚奇得差點從馬背上栽下來。
他之所以有如此大敗,還不是這肉乾鬧的。要不是因為肉乾被焚,他的軍心能散嗎?匈奴計程車氣會低落嗎?漢軍會殺來嗎?
乍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