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部分(第3/4 頁)
裡之外用兵,難道只是打仗,不治理?若是那樣的話,我們不如率軍回長安。打下來,就是要治理好治理不好,那就是爛攤子,後患無窮。這裡這麼多人,有誰比你更善於治理的?你找一個出來。”
這些人,包括周陽在內,就數東方朔最善於治理。周陽也能處理政事,可是,沒有處理軍務拿手。要想把西方治理好,除了東方朔,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人。
“是呀!”眾將齊聲附和。
“大帥,那你得留點仗給我打!”東方朔文武全才,不僅能治理,也會打仗。治理的事情,他倒是幹了不少,就是沒有帶兵打過仗,還真是想上戰場。
“行!”周陽很是爽快的答應了:“西方很大,要打的仗不少,我給你留一點。”
周陽很清楚,羅馬帝國是歐洲崛起的關鍵,並不是說,除了羅馬帝國就沒有別的國家和地區了。可以預見得到,漢朝一旦控制了羅馬帝國,就會以此為基地,進行進一步的征戰。那時候,漢朝不需要花太大的力氣,就會開拓更大的土地,這仗肯定有得打。
以周陽的推測,要打的仗會很多,他這一輩子也不見得能打完,得留給後人,留給下一輩去打。周陽如今要做的,就是滅掉羅馬帝國,把羅馬帝國納入漢朝版圖,相當於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象霍去病、李陵他們就可以縱橫在歐洲大地上,建功立業。
“好!”東方朔也是個爽快人,大是歡喜:“有了大帥這話,我就放心了大帥,快說說你的謀劃。”
“我告訴你們,此次出征羅馬帝國,我們的打法與以往完全不同,容我細細道來!”周陽掃視眾將,開始安排起作戰任務了。
四百四十六
李廣、程不識、衛青、東方朔他們豎起耳朵,仔細聆聽起來。他們知道,周陽這番佈署,必然是精心謀劃的大手筆,因為周陽自打來到本都王國,就在收集有關羅馬帝國、地中海的資料。
這些資料,若是光靠漢人來做,靠張騫和聶壹,是不可能完成的,有了本都王國就好辦了。本都王國是這裡的大國,對附近的國家非常瞭解,資料是現成的,周陽只需要整理一番即可。
當然,周陽不會象學者一般,只是為了整理而整理,他研究這些資料,就是要制訂出對漢朝最為有利的謀略。為了制訂這謀略,周陽召集東方朔他們商議過很多次,集思廣益,這是周陽的優點。
當然,周陽本人就是一個不錯的謀劃人,在如此精心的準備後,他的謀劃肯定是驚人之作,能聆聽一番,那是莫大的榮幸。
“我們打過匈奴,打匈奴的時候,我們是集中兵力,與匈奴作戰。一仗一仗的打下來,打到最後,匈奴也就亡了。”周陽並沒有馬上說他的謀劃,而是來了一段以往的戰事:“我們為何要如此打呢?原委在於,匈奴地域遼闊,大漠無邊無際,匈奴能出動的軍隊很多,我們只有集中兵力,才能打贏匈奴。”
匈奴控域萬里,疆域極為廣大,其兵力眾多,若漢朝分兵出擊,會因為兵力不佔優而給匈奴擊敗,這話說到要害了,衛青他們不住點頭,大是贊同周陽的剖析。
“而眼下,情形截然不同,這打法就要改變。”
周陽拿過一張地圖,指著地圖給眾將剖析起來:“你們瞧,地中海附近的大國,諸如本都王國、塞琉古帝國、埃及,還有我們這次的主要敵人,羅馬帝國,他們的疆域才多大呢?不過大漢數個郡那麼大,大的不外三五個郡,小的不外三兩個郡。他們的疆域不廣,口眾不多,能出動的軍隊不會太多,是以,我們要分兵出擊,齊頭並進,打他個遍地開花!”
羅馬帝國全盛時期,其領土面積不過590萬平方公里,是現在中國的一半多一點。漢朝全盛之時,漢朝擁有的面積是一千四五萬平方公里,比起羅馬全盛之時,多出了上千萬平方公里,那是何等的驚人。
在唐朝時,中國的領土面積有一千六七百萬平方公里,與現在的俄羅斯相差不大了,和羅馬帝國的差距更大。
如今的羅馬帝國,才剛剛崛起,遠遠沒有達到全盛之期,其領土不大,現在的義大利、突尼西亞、西班牙、西西里島而已,只有漢朝三五個郡那麼大。
就這麼大一塊地方,羅馬帝國能調出多少軍隊呢?十幾二十萬軍隊,那是羅馬帝國全國的總兵力了。就這麼一點軍隊,分佈在全國各處,與漢軍作戰,其對漢軍的威脅有多大,是不言自明的,非常小。
除了羅馬帝國,塞琉古帝國全盛時期才3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眼下時節,早就過了全盛之期,其領土面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