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部分(第2/4 頁)
九有能成功。
逼降米特拉達梯,對漢軍帶來的便利是相當多的,值得這麼做。
“哦還是大帥高明!”程不識恍然,大是贊同。
“勇士們:他們是來自東方的國度,中國中國人很狂妄,要我們用十倍的兵力打他們,這是蔑視不能接受把你們的劍,插在中國人的胸膛”米特拉達梯撥馬回來,衝他的軍隊大聲訓話。
“殺死狂妄的中國人!”
“殺死狂妄的中國人!”
米特拉達梯的兵士爆發出驚天的怒吼,他們是這裡的霸主,他們在這一帶所向披靡,誰敢如此蔑視他們?他們不能忍受,無不是使出吃奶的力氣大吼。
“不自量力!”程不識聽在耳裡,譏嘲一句。
“殺!”米特拉達梯手中的短劍一揮,指著漢軍軍陣,他的軍隊象潮水一樣衝了過來。
米特拉達梯在這裡的軍隊有十幾萬,一蜂窩似的全湧上來了,聲勢滔天,極是驚人。此時此刻,若是從空中望去的話,一定會很震憾。
米特拉達梯看著一往無前的軍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中國人,有你們好受的我要讓你們知道,何妄的後果就是死!
然而,米特拉達梯卻不知道周陽、公孫賀、程不識他們一臉的驚訝,彷彿見到最為奇異之事似的。
沒錯,米特拉達梯的這種打法,是周陽、公孫賀、程不識他第一次見到,哪有打仗一湧而上,不留一點預備兵力的。這種打法,跟賭博沒差別,一旦出現意料情況,所有的軍隊已派出去了,就相當於賭博押上了所有的籌碼,根本無法挽回。
打仗嘛,留下預備隊,在關鍵時刻使用,這是征戰的基本常識,米特拉達梯竟然沒有。周陽、程不識、公孫賀他們征戰這麼久以來,第一遭遇到。就是匈奴,也會有一定數量的預備隊呀,大名鼎鼎的馬其頓方陣使用者,竟然不留預備兵力,周陽他們還真是想不到。
在當時,西方不僅在科技上落後於中國,就是在戰略戰術上也比中國差得很遠,不留預備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打仗的時候,一湧而上,不留預備隊,這是西方的傳統。就是亞歷山大大帝、漢尼拔、大西庇阿、小西庇阿,都是這麼幹的。
還有後來的前三巨頭中的龐培、克拉蘇,以及愷撒大帝的前期。
真正改變這一傳統的是愷撒大帝,他與龐培決戰時,他的兵力太少,而龐培佔有絕對的兵力優勢,是他的兩倍多。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愷撒決定改變以往的打法,留出預備隊,在關鍵時刻派上去。
龐培是羅馬歷史上著名的軍事統帥,打仗他很有一手,就是沒有想到愷撒會來這一手。當愷撒的預備隊出現時,龐培發現不妙,卻調不出軍隊應變,最終的結局都知道,龐培慘敗。
這就是西方史學家一而再,再而三的讚揚的“留一手”。在他們眼裡,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留預備隊。還有不少中國學者,也是如此認為。
他們卻不知道,在衛青大破單于之戰時,衛青就留下了預備隊,先是用武剛車阻擋匈奴的進攻,消耗匈奴,卻把漢朝的騎兵雪藏起來。等到黃昏之際,戰場上颳起了大風,兩軍不相見的時候,衛青果斷的派出騎兵,從左右兩翼包抄匈奴,最後就有了“單于夜遁逃”的壯舉。那一仗,衛青留了一手,比起愷撒早了差不多一百年。
“不會打仗,我教你!”程不識極是不屑。
“隆隆!”馬其頓方陣一移動起來,人潮馬海,幾個方陣組成一個堅不可摧的大陣,乍一望去,只見一片矛林,不計其數的兵士右手持矛,左手持盾,對著漢軍軍陣衝來。
他們濺起的煙塵,遮天蔽日,連陽光都透不過。
“威勢倒還不錯!”周陽讚揚一句。
馬其頓方陣之所以能橫掃西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這以前,西方世界打仗跟匈奴沒什麼差別,一湧而上,沒有什麼組織性,各自為戰。菲力組建了馬其頓方陣,用堂堂正正打混亂之眾,其結果是不言自明的。
馬其頓方陣確有可取之處,可是,他們遇到的是漢軍,註定要失敗。不要說更加了得的漢軍,就是馬其頓方陣遇到秦軍方陣,也會吃不消。秦軍方陣也有大量的矛,衝鋒起來,與馬其頓方陣極為相似,一片矛林世界。
秦軍方陣比起馬其頓方陣更先進的是,裝備有大量戰車,戰車上有大量的強弩。這種密集陣型,就是典型的人海戰術,遇到秦弩,那是活靶子。
若亞歷山大大帝當年真的打到中國來,他的輝煌十有八九不會繼續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