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3/4 頁)
戰場了。他們到達的地方,正是兩軍激戰的戰場。南邊是漢軍的營盤,依然堅固整齊。北方是匈奴營地,此時的匈奴營地早已不是營地了,是屠場,遍地紅色,到處都是殘肢斷臂,到處都是破碎的內臟,戰場的慘烈在這裡展露無疑。
一路行來,竇嬰於此戰的經過了解得差不多了,把隨行人員略一安頓,要倉公帶著大夫救治傷兵。
漢軍這一戰死傷不少,雖然還沒有具體的數字,幾萬是跑不掉的。受傷的就更多了,缺醫少藥,奪去了不少兵士的性命。倉公他們來得太及時了,立時投入到救治中去。
竇嬰在漢軍帳幕裡走動,見到的除了傷兵還是傷兵,缺胳膊少腿、瞎眼少耳……觸目驚心,這是竇嬰這輩子見到過的最讓人心痛的場面。
許昌和幾個文臣哪見過如此場景,一見之下,嚇得七魂去了六魂,臉色蒼白,不知道躲到哪個角落去了,根本就不敢出來。
巡視了一陣,竇嬰帶上人,趕去匈奴的營地。只見進進出出的百姓不少,正在清理屍體。
一眼望去,只見漢軍的屍體擺放得整整齊齊,百姓正在清理他們的屍身,髒了的用水洗,缺胳膊少腿的,找些相近的肢體擺放在一起。這些肢體未必就是他們的,可是,誰能分辨得出來呢?只能如此處理了。
讓他們肢體齊全入土,總比肢體不全要好!
屍體之多,一眼望不到頭。竇嬰的心靈再次震憾了。
吸口氣,強抑一下激動的情緒,竇嬰再一次望去,差點一頭栽在地上。
只見匈奴的屍體堆成了山,一座又一座屍山,不下數十座之多。這得多少匈奴?
這還不算完,還有很多匈奴屍體沒有清理出來。等到全部清理出來,不知道有多少?
周陽報的斬首十萬,這才止十萬之數嗎?
不是周陽要少報,是周陽沒法知道準確的數字。漢軍要追擊匈奴,再者傷殘甚多,疲憊不堪,哪有時間去清點屍體。具體的數字,只能等將來核實了。
竇嬰朝北望去,目力所及處全是紅色,那是鮮血染紅的。雖然大戰結束已有數日之久了,鮮豔的紅色仍未褪去。
竇嬰看到的紅色,不過是冰山一角。從兩軍交戰的戰場起,經過匈奴的營地,一直往北,到長城,再越過長城,一直到大漠的深處,都是紅色。
匈奴數十萬軍隊就葬送在這裡。
當然,長城最是鮮豔奪目的,因為死在長城下的匈奴最多。
陽光照射下,長城宛如一條紅色的巨龍,蜿蜒遠去。
一百九十
竇嬰騎著戰馬,從匈奴營地開始。一路往北,所到之處,除了屍體還是屍體。人屍馬屍,遍地都是,地面依然是紅的。血湖雖然乾涸,可是,那赤紅色仍是那般觸目驚心。
當竇嬰來到長城時,只見長城宛若一條紅色的巨龍,蜿蜒遠去。自從秦朝覆滅,漢朝對長城沒怎麼整修,好多地段已經長滿了青苔。而此時,長城竟然紅色的,是匈奴的鮮血染紅的,那是何等的駭人。
長城下,屍體之多,遠勝他處,就是比起匈奴營地的屍體只多不少。這裡的屍體,主要是匈奴的,十具中不會有一具漢軍的屍體。
在匈奴營地,有一場大戰,那是漢軍傷亡最高的地方。而這裡。匈奴逃亡,漢軍追殺,除了冷箭暗刀之外,漢軍很少有傷亡,是以漢軍的屍體很少。
原野上、山腳下、山塬上、城牆上,到處都是匈奴的屍體。這些屍體不僅僅是漢軍制造的,更多的是匈奴為了奪路而自相殘殺留下的。
竇嬰騎在戰馬上,放眼一望,入眼的是比麻稈還要多的屍體,心頭之震驚遠非筆墨所能形容,差點從馬背上栽下來。
不是他的膽子不夠大,實在是屍體太多了,讓他無法承受。若是許昌在這裡,見到眼前之情景,肯定會嚇破膽,大叫媽呀都有可能。
而百姓卻是在清理屍體,見怪不怪了。自從大戰結束後,百姓就趕來清理屍體,數日過去了,仍是沒有清理出過所以然來,這清理一事,不知要何日方休。
竇嬰發現了兩個不同尋常處。一是清理屍體的多為老弱婦孺,年青力壯的年青人卻是一個不見。一打聽之下,方才明白,原來丁壯追擊匈奴去了。
漢軍大勝的訊息一傳出,邊關百姓振奮異常,欣喜若狂。聞風而動,帶著農具,去追殺匈奴。當時,到處都是匈奴遺棄的戰馬,百姓能騎馬的騎馬,不能騎馬的步行,一句話,非追上匈奴不可。
留下來的,只有那些年紀大的,生病的,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