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3/4 頁)
卑的信。
這不僅是皇家之恨,更是整個民族之羞!多少男兒,多少志士,想洗雪此恥!洗雪此辱!
可是,數十年下來,匈奴卻是壓著漢朝打,漢朝根本就洗雪不了。
而如今,這些夢想全部變成了事實!
匈奴敗了,單于的信物王座、王旗、王帳金鷹,全落在漢軍手裡。還有比這雪恥更徹底,更讓人痛快的事嗎?
這一切,出自周陽之手,是周陽謀劃的結果,是在周陽的指揮下完成的。
周陽心中的激動,就是用光所有的言辭也無法形容。胸口急劇起伏,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有一種暈眩的快美感覺。
這種感覺真好!
雖然出生入死,九死一生,身負多處創傷,疲憊不堪,值了!絕對值了!
“稟大帥:弟兄們集結完成!”
趙破奴的聲音響起。他的一雙眼睛死盯著王座,特別明亮。
吸口氣,周陽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一拉韁繩,戰馬轉頭,出了王帳:“把王帳拆下來,不要損毀。把王座保護好,獻捷時獻給皇上!”
按照古代戰爭的規矩,打了勝仗,就要把俘虜、敵人首領的信物獻給皇帝。
“諾!”趙破奴歡喜的應一聲,又打量起王座,在心裡感嘆一句:那是單于的王座呀!
漢軍雖已集結完成,卻沒有了往日的整肅,多了一股悲壯之氣。
如今的漢軍為疲憊、傷殘所困,周陽入眼的漢軍,個個帶傷,不是身上插著箭矢,就是傷痕累累。
有的胳膊沒了,有的腿沒了,有的耳朵沒了,有的眼睛瞎了,有的鼻子沒了……就沒有一個完好的人。
可是,他們仍是排出一個一個陣勢,眼裡閃著熾烈的戰意,只要周陽一聲令下,他們仍會一往無前,哪怕是刀山,是火海,他們也會衝上去。
這是何等的悲壯!
周陽只覺鼻子發酸,眼裡的淚花滾來滾去,差一點哭出來,這就是漢家兒郎!
血性十足,以敢打敢拼著稱,鑄就了華夏千年輝煌的漢家兒郎!
“弟兄們:我們勝了!我們打敗了匈奴!”周陽右手高舉中,不住揮舞:“我們打敗了五十萬匈奴!五十萬匈奴,給我們打得灰飛煙滅!”
“漢軍威武!”
漢軍的戰號依然那麼響亮,雖然響亮中帶著沙啞!
“我們繳獲了單于的王座、王旗、王帳、金鷹!單于落荒而逃!”周陽右臂用力劃下:“我們是漢家兒郎!”
“漢家兒郎!”
“漢家兒郎!”
沖天的吼聲再度響起,直達九重天。
漢家兒郎,一個流傳千古的稱呼就這樣誕生了!
歷史上,漢家兒郎縱橫在大漠之上,橫掃遼東,馳騁在西域,策馬青藏高原……凡漢家兒郎所到之處,必是旌旗漫卷,華夏聲威振於異域萬里之外!
“左賢王的五萬軍隊還在安陶,漢家兒郎們,滅了他!”周陽右手揮下,下達了出發的命令。
“漢家兒郎!”
沖天的吶喊聲中,漢軍出發了。
此時,他們飢餓不已,他們沒有生火做飯,那會擔誤時間。他們吃的是生馬肉,是用漢劍從死馬上割下的。
周陽啃著馬肉,帶血的馬肉把嘴角染成殷紅,張闔之際,好象惡魔的血盆海口。
一百八十三
漢軍所過之處,留下一條條血路。這血不是匈奴的。是漢軍的。漢軍受傷的不在少數,還沒有來得及包紮,只能在馬背上匆匆整理傷口。行出老大一段路程,血跡方才漸漸減少。
就是這樣,漢軍依然是戰意熾烈,士氣高昂。
……
安陶,雖然不大,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左賢王的大軍主要駐紮在安陶,他的大帳就設在城裡。此時的安陶城,除了城牆還在,城裡的房屋早已不復存在,大戰爆發之初,就給漢軍燒掉了。
左賢王的大帳中燈火通明,他正與一眾親信在飲酒作樂。
“這一次,漢人必敗無疑!”左賢王踞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興致極高,右手握著金刀割著羊肉:“我們就在安陶等著漢人前來送死。”
“大人,不能就這麼等。”一個親衛忙討好:“漢人敗退,必然要給我們截殺,我們會建立大功。我們在截殺的時候,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攻打漢人的城池。這功勞就更大了。”
“哈哈!”
左賢王開懷暢笑:“你想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