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2/4 頁)
匈奴的倒黴事,這個兵士就氣憤不已:“漢人可惡可恨,更可憎!他們竟然在開戰之前吃了戰飯,我們哪能打得過漢人。就這樣敗了。”
周陽對匈奴最後一擊的時機把握得非常好,最關鍵的是讓漢軍在戰前吃了一頓飯。若是匈奴也吃飽了,這一戰還有得打。
一頓飯,決定了這場戰爭的勝負,堪稱戰爭史上的奇談了。
“少吃了一頓,就敗了?”左賢王第一次聽說這種事,驚奇得差點把眼珠砸在馬背上。緊接著,就數落起來:“虧你們還是大匈奴的勇士。大匈奴的勇士,餓上一天半天,算個屁呀!一頓就把你們餓垮了?”
大漠苦寒,食物不豐,匈奴捱餓是很正常的事情,人人練就了這種本事。
左賢王責得有理,可是,那是在正常情況下,一頓不吃,沒什麼。這是戰爭,在戰鬥中餓飯,那能一樣嗎?打仗對體力的消耗太大,一頓不吃,誰有力氣去打?
這個匈奴萬分委屈:“不打仗,餓一頓兩頓也沒什麼,可這是打仗。”
“接著說。”左賢王也發覺責備得過頭了。
“後來,我們的屍體填滿了壕溝,漢軍踩著我們的屍體衝進了大營,亂砍亂殺。”匈奴開始陳說他所知的敗兵之象:“兵找不著將,將找不著兵,大單于去了哪裡,誰也不知道。”
亂兵最是混亂,兵找不著將,將找不著兵,混亂不堪,誰知道單于在哪裡呢?
“這個……”竟然敗到這種地步,連單于在哪裡都不清楚,左賢王還真是沒有想到,大是愕然。
“大人,我們現在怎麼辦?”親衛忙提醒。
“撤!往西撤!要快!”左賢王略一沉吟,立即下了決心。
當年的河套之戰,頭曼單于還能稍稍約束軍隊,軍臣單于在哪裡都沒人知道,匈奴就沒有敗得如此之慘過。
在這種情況下,左賢王率領五萬軍隊北上,一定會撞到漢軍。不要說周陽,就是他左賢王用兵,也會如此做。一定要在漢軍撲來之前,撤往河套之地。
河套對匈奴太有吸引力了,那是美好的家園,無不是嚮往。命令一傳下,匈奴大聲歡呼,欣然撤往河套。
左賢王一點也不敢大意,一邊率軍疾趕,一邊派出偵騎,四處打探漢軍動向。到了天明,依然沒有漢軍追來。
趕了小半個晚上,向西已經近百里之程了。若是漢軍要對他動手,應該朝南撲去,直奔安陶,他如今的位置,早已不在漢軍的打擊範圍內,左賢王大是放心,下令歇息。
到了歇息的時間,問題就暴露出來了,匈奴的帳幕基本上沒有帶。只有為數不多的匈奴帶上了帳幕,稀稀疏疏的帳幕支起來,乍一看,就象一群敗兵。
這讓左賢王很是不爽。好在,他的帳幕是帶上的,親衛支起來,左賢王一頭扎進帳幕,抱頭大睡。
左賢王雖然是匈奴的二號人物,位高權重,由於匈奴沒有什麼政事,即使有事務,見了面三言兩語就說清了。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就是沒事喝酒,喝醉了睡大覺。
他這一睡,竟然睡到一日上三竿,方才醒來。
匈奴大敗之際,他卻能睡得如此之覺,真是個有福之人。
醒來之後,又覺得餓了。好在親衛烤好了肉乾,胡亂吃了些。一邊吃,一邊詢問軍情,得到的答覆都是一樣,沒有漢軍追來。
漢軍很可能判斷他向北去,說不定在北方等他。等不到他,就會撲向安陶。漢軍到了安陶,發現左賢王逃了,再折而向西,這就要浪費不少時間,他還有的是時間,左賢王一點也不著急。
過了餉午,匈奴再次動起來,往河套撤退。
一下午就在行軍中度過,仍是風平浪靜,沒有發現漢軍。左賢王更加放心了。
到了天黑的時候,他下令紮下營盤歇息。匈奴紮下營盤,沒有帳幕,只能露宿。
早已是深秋初冬之際,天氣極冷,晚上更甚。匈奴給凍得不行,只好升起營火,在營火旁睡了下來。
五萬大軍圍著營火,打起了呼嚕,睡得極沉。
夜晚中,放眼一放,只見營火遍地,好象夏季夜晚的螢火蟲似的,多不勝數,尉為奇觀。
左賢王在他的帳幕中,進行著匈奴千年不變的習慣,吃肉喝酒,喝醉了就睡上一覺。今天這撤退,他還是挺自得的,沒有去送死。心情不錯,不免多喝了幾杯,然後抱頭大睡,沒多久,就酣聲如雷,整得山響。
……
寧靜的夜晚,一輪明月高懸。皎潔的月光灑在大地上,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