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3/4 頁)
,立於陣前,展開聖旨,開始宣旨。
周陽率領將士們肅立,靜聽景帝旨意。
在漢朝,對皇帝旨意,有兩種情形。一種是行大禮跪拜接旨,一種是甲冑之士使用的軍軍禮。漢文帝在細柳發現周亞夫,就是因為周亞夫號令嚴明,文帝的信使不能入內。周亞夫更是頂盔貫甲,如臨大敵般,前來相見。見面說明甲冑在身,以軍禮相見。
文帝不僅沒有怪罪周亞夫,反倒是欣賞,從此記住了周亞夫,臨終之際,語於景帝“國有難,找亞夫”。
景帝不惜溢美之詞,把漢軍狠狠的誇獎了一通。字裡行間,盡是景帝的喜悅,字字真情,絕無虛假。
漢朝對匈奴的戰爭,數十年沒有勝仗,乍逢如此大勝,景帝哪會在乎溢美之詞。通篇讀來,幾乎全是溢美之辭。
竇嬰抑揚頓挫的讀完,漢軍又是一通歡呼。
接下來,就該分發牛酒,好好的熱鬧一通了。
可是,李廣卻是大步上來,道:“大帥,末將可以說幾句嗎?”
“哦!”周陽大是意外,點頭道:“飛將軍,說吧。”
“謝大帥!”李廣往陣前一站,巨口張開,道:“弟兄們:說起打匈奴,我們打了十幾年,我李廣更是打了一輩子。可是,我們只能小勝,沒有大勝,為何呢?不是我們不想打,是我李廣沒那能耐,找不到對付匈奴的好辦法。”
扳著手指頭細數起來:“弩陣、戟陣、集中使用騎兵、奔襲匈奴的牧民、給騎兵裝備手弩、長矛,哪一樣不是出自大帥之手?這些東西,就是現成的。我們以前沒有想到,那是因為我們這些做將軍的沒有能耐。自從大帥統兵之後,我們勝仗不斷,好訊息一個接一個,最後,我們大破匈奴,斬獲極多。你們說,我們應不應該感謝大帥?”
“應該!”
李廣說得很對,周陽使用的弩陣、戟陣、把騎兵集中使用,哪一樣不是現成的?只是一個運用方法的改變,結果就大不同了,變被動為主動,變防守為主動出擊。
“這匹馬叫追風寶駒,是單于的坐騎,給我李廣繳獲了,就贈於大帥,權表謝意!”李廣牽著韁繩,來到周陽面前,雙手把韁繩高舉著,虎軀微躬:“敬請大帥笑納!”
一百九十三
武將愛駿馬,跟男人愛女人一樣。是天經地義。
追風駒神駿不凡,奔行起來彷彿掠過的白光,快捷無倫,人見人愛。
李廣對追風寶駒的喜愛,那是有目共睹,好幾次追殺軍臣單于,李廣捨不得對追風駒下殺手,只有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這才下手。
這次,他追得軍臣單于跳泥沼,奪得追風寶駒,固然讓人豔慕,周陽也代李廣歡喜。紅粉贈佳人,寶劍送壯士,寶馬配英雄,不正是天作之合麼?
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李廣竟然要把追風寶駒送給周陽。這事,周陽做夢也是沒有想到。別人,周陽不知道,至少,若是周陽擁有追風寶駒。無論如何不會送人,即使萬兩黃金當前,周陽會不會改變初衷。
“這個……”周陽乍聞此言,難得的結巴了。
程不識他們大是詫異,有些難以置信的看著李廣。
李廣豪爽性格,對於金錢他可以視為糞土,對於追風寶駒這種舉世難覓的良驥,萬無送人的道理。
“大帥,此馬雖良,可是,若是隨了我李廣,就太窩囊了。大帥善用兵,與匈奴大戰,沒有良驥怎行?”李廣大聲解釋:“追風寶駒只有隨了大帥,才是寶馬配英雄!”
周陽可以視功名利祿為糞土,對追風寶駒此等世間罕有的良驥,不能不動心:“飛將軍把追風寶駒給了我,你騎什麼?”
“哈哈!”李廣極是開心:“大帥,我那戰馬,雖不及追風寶駒,可是,隨了李廣也有些年頭了,還騎得!”
沉吟一陣,周陽點頭道:“既如此,那我就多謝飛將軍了。”
李廣把韁繩遞到周陽手裡,笑著調侃一句道:“要是大帥看在李廣打仗還行的份上,多派我打頭陣就行了。”
一句調侃的話。引來一片笑聲。就連一向要與李廣爭打頭陣的程不識也是大笑,沒有取笑李廣。
“飛將軍贈大帥寶駒,末將別無長物,這枝箭矢就送給大帥,權表敬意!”程不識取出一枝箭矢,放在周陽面前。
“我也送一枝!”公孫賀送上一枝箭矢。
正是公孫賀發現了周陽的軍事才幹,採納他的建議,周陽才嶄露頭角,才有今日的周大帥。公孫賀對周陽很是佩服,這枝箭矢是真心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