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3/4 頁)
朝掌握了一套完整的訓練方法,陌刀才能縱橫在戰場上,打造出了夢幻般的大唐王朝!
“一次不行吧?可能需要兩三次!”說話這當口,兵士已經穿戴完成,景帝打量著牆壁,估算起來。
這是第一批陌刀與盔甲,主要是試用,進行檢驗,只造了一百副。一百人以景帝為中心,排成一個橫排,端著陌刀,一齊推進,好象一道閃亮的刀牆。
雖只一百人,卻是具有開山裂海之勢,騰騰殺氣破空而出,讓人心悸!
“舉刀!劈!”在景帝的號令下,一百把大刀對著牆壁轟然劈下。
“轟隆隆!”
一陣驚天的巨響聲中,煙塵瀰漫,原本以為要劈幾次的牆壁,竟然象紙片一般,根本禁受不住,轟然倒下。
“……”
這結果太有震憾力了,景帝、周陽、李廣、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以及一眾兵士,個個張大了嘴巴,為之震驚!
這結果超出了周陽預料的最好結果,要不震憾都不行!
二百三十九
“這,這……”景帝結巴了一陣。這才驚喜無已的道:“竟然一次就劈倒了!朕還以為要三兩次呢!”
牆壁修得結實異常,亦是抵擋不住大刀的劈砍,這力道遠遠超出了景帝的預期。如此威力巨大的大刀出現在戰場上,那還得了,血肉之軀哪裡抵擋得住。
“噝!”李廣吸口涼氣,略帶結巴的道:“好厲害!”
周陽、程不識他們個個一臉的歡喜,望著倒塌的土牆,眼裡閃著熾烈的光芒。
周陽把大刀一陣打量,刃口完好無損,絲毫沒有殘缺翻卷的跡象,這刀打造的水準相當高,竟然在如此沉重的劈砍下沒有破損,我們祖先的智慧了不得!
“大刀,還有弩陣,騎兵,在戰場上配合出戰,誰能抵擋?”景帝濃眉一挑,彷彿出鞘的利劍,虎目中奕奕生輝:“騎兵有手弩、弓箭、長矛和環首刀,四重攻擊力,相當驚人。匈奴本就不是對手。再有了弩陣和大刀,擊破匈奴,指日可待!”
陌刀、騎兵、弩陣,是唐軍的三大利器,唐朝正是憑藉這三大利器橫掃世界,滅國數十,打造出了夢幻般的大唐王朝。
周陽的歷史不怎麼樣,軍史更不熟,他卻不知道,經過他的努力,應該在千年以後才會出現的戰術,竟然提前出現在了漢朝!
周陽之所以能打造出千年之後才能使用的戰術,得力於他比漢人多了兩千年的文明。周陽知道關二哥的青龍偃月刀有七十二斤重,是啥樣兒,漢人做夢都沒有想到世上竟有如此沉重的利器。
更得力於周陽具有現代科技知識,解決了鋼鐵產量問題,這才使得大刀和盔甲成為可能。
饒是如此,若周陽對戰爭沒有驚人的理解力,即使眼界再開闊,也不能打造出如此戰術。
“如此寶器,不能沒有名字,得取個名字!一定要響亮!”景帝濃眉一擰,開始為大刀取名了。
“皇上,就叫大漢之刀吧!”李廣粗人一個,取名非他所長,卻是急吼吼的叫起來:“此刀是大漢所造,叫大漢之刀。正合適。”
“大漢之刀?”景帝一愕,隨即笑道:“意思不錯,有氣勢。可是,不合適。”
“那就叫漢刀!”程不識也不善長此道,在李廣所取之名上使用春秋筆法,進行刪削。
“漢刀?”景帝眉頭一擰,微一點頭道:“還有點意思。可是,依然沒有道明此刀的厲害處。”
把大刀晃晃:“如此利器,就是山也會給劈開,可以說是無堅不摧了。山中之路,稱為陌,就叫陌刀吧!”
“陌刀?”周陽細品起來。周陽若是熟悉歷史,瞭解軍史,一定會驚訝得掉眼珠。
“意思就是說,可以在山中劈出道路來,也就是無堅不摧的意思!”景帝眉頭一軒,為眾人釋疑。
“好!有豪氣!”周陽、李廣、程不識他們齊聲叫好。
唐朝把這樣的大刀稱為“陌刀”,而不叫其他的名字,有披荊斬棘,無堅不摧的意思。
景帝一語,道出了陌刀的真諦。陌刀大名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刀名有了,景帝的興致絲毫不減,要周陽教他使用陌刀的刀法。這刀法,周陽他們研究過的,早就設計好了。當下,周陽給景帝解說,景帝領悟力非常強,很快就記住了。
於是乎,在景帝的帶領下,周陽、李廣、程不識他們一百人操練起來。
戰場上使用的刀法沒有花裡胡哨的多餘動作,非常實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