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2/4 頁)
右手不住捶著胸口,一顆心快從胸腔中蹦出來了。
“許姨,恭喜!”南宮公主向許茹道賀。
“謝公主!”許茹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對周陽的封賞一完,百姓、觀禮的徹侯、關內侯、王爺、太守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生子當如周大帥”,這成了美談。周陽歲在弱冠,就給封為萬戶侯,一定會成為千古美談!
封完了周陽,接下來該是封賞李廣、程不識他們這些大將了。
景帝清咳一聲,道:“飛將軍李廣神箭無敵,數逐單于,傷單于肩,獲單于坐騎,功莫大焉,爵關內侯,賜邑八千戶。”
李廣不能封侯,一直是千古憾事,多少人為他遺憾。更有人感慨,為李廣鳴不平,說漢朝的軍功體制有問題,漢朝皇帝無情。其實,這說明了漢朝軍功制度的良好,只認軍功不認人,哪怕你是皇親國戚,沒有戰功,也不能封侯。
漢朝軍功制度主要是承襲秦朝,秦朝軍功就是這樣,認功不認人。哪怕是秦王的兄弟、長輩,沒有軍功,也不能封侯。
象衛青、霍去病這樣的私生子,不要說在漢朝,就是在現代社會,私生子也會遭人白眼,為人瞧不起,漢武帝卻簡拔他們做了大將軍,建立了莫大的功業,位在封侯,傳為千古美談。
對漢朝的軍功制度,我們更多的還是讚美,而不是詆譭。
可是,名將如李廣,卻不能封侯,著實讓人扼腕。認真研究李廣進行的戰役,他的確是不夠封侯的資格。在數次重大的戰役中,他總是失期。象漠北決戰這樣重要的戰役,他趕到的時候,衛青已經大勝了。李廣羞愧無地,最後在軍中自殺。
他自殺一事,還惹出一場莫大的風波。李廣的兒子李敢,以為是衛青逼李廣自殺,就去逼問衛青,還打傷了衛青。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性格與衛青的低姿態完全不同,知道這事後,勃然大怒,竟是在離漢武帝不遠的地方把李敢給射殺了。
為了保全霍去病,漢武帝還撒謊,說李敢是給鹿撞死了,太史公以此譏笑漢武帝。
如今,李廣如願封侯,成為千古美談。
“謝皇上!”李廣高喉嚨大嗓子,透著無盡的喜悅。
景帝很是滿意,接著道:“賜程不識爵關內侯,食邑七千戶。”
程不識與李廣同為邊關名將,只是,程不識沒有逐單于,箭傷單于的功勞,食邑少了一千戶。
漢朝對臣子的賞賜多用食邑。若是不夠晉爵的話,就增封食邑。至於食邑多少,沒有定數,功勞越大,得的越多。象張良,劉邦很豪爽的封他“子房自擇齊地三萬戶”。張良推辭不要,說他在陳留與劉邦相遇,願得陳留之地,劉邦就封他為留侯。
張良、蕭何這些功臣,食邑多達數萬戶,比起周陽多得多,周陽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一個接一個的封賞,封了公孫賀關內侯,食邑五千戶。公孫建和公孫賀一樣是五千戶,關內侯。馮敬也封了關心侯,食邑六千戶。
輪到秦無悔了,周陽的眼睛睜大了。儘管早就知道景帝會封賞秦無悔,可是,當這一刻到來時,周陽仍是有些緊張。
秦無悔是前朝軍人的後裔,漢朝皇帝封賞他,絕對是奇談。不僅周陽關注,李廣、程不識他們哪一個不關注呢?
“賜秦無悔爵關內侯,食邑四千戶。”景帝眼裡光芒閃動,於秦無悔的來歷絕口不提。
不是景帝沒魄力提,而是現在他的身份不能公諸於眾,因為這涉及到軍事機密。陰山中不僅僅有秦弩,還有很多軍械、糧草,若秦無悔的來歷一旦公開,匈奴能不懷疑嗎?
軍臣單于、伊稚斜、中行說,哪一個笨了?
一旦讓他們起疑,就要去陰山中尋找。陰山中有數百個藏兵洞,儘管有蒙恬設計的機關,匈奴要發現很困難,可是,並非不可能。
瞎貓能碰上死耗子,難道匈奴不能湊巧找到幾個?一旦給匈奴證實了,匈奴就會大規模去找,陰山現在還在匈奴手裡,後果不堪設想。
按照秦無悔的功勞,他們守護陰山的糧草、軍械,數十年如一日,忠義感天動地,封個萬戶侯不是問題。可是,那樣做的話,會讓人生疑,是以,景帝把握好了分寸,只封他四千戶,不惹人起疑就行了。
對秦無悔的真正封賞,要等到奪回河套,拿回陰山去了。那時,再賞回來便是。
對景帝的處置,周陽很是佩服,景帝明君,做事不操切,難得!
二百零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