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你們太監的喜愛與眾不同呀,對瞎老婆子有興致?”
“大單于有所不知,奴才與這瞎老婆子有不共戴天之仇!”中行說恨恨不已的道:“奴才本是漢宮中的一太監,小心服侍,從未出錯。可是,偏偏這瞎老婆子不放過奴才,看奴才不順眼,要把奴才送到大匈奴服侍出嫁的公主。”
軍臣單于眼中精光一閃:“要不是這瞎老婆子,你也不會成為本單于的奴才。”
“那是奴才的福份!”中行說忙著獻媚:“奴才有一個心願,就是要當面問問瞎老婆子,她為何如此看奴才不順眼?當日,奴才在離開漢宮時,就暗中發誓,此生若到大匈奴,必做大單于的奴才,攪得漢宮不得安寧!”
“於是,你就為本單于謀劃了這次進軍長安的方略!”軍臣單于手中的馬鞭一揮,在中行說背上一抽,發出啪的一聲響:“好奴才!”
“謝大單于鞭打!”中行說的馬屁讓人作嘔。
“哈哈!”軍臣單于發出驚天的笑聲,馬鞭朝前一指:“前面就是安陶城,殺進城去,不留一個活物!凡能喘氣的,一律格殺!”
他這是要為伊稚斜之敗雪恥。匈奴嗜血,只有這種方式才能渲洩他的心頭之恨。
匈奴大軍突然加速,高速衝去,很快就到了安陶城前。
此時的安陶城,一片安靜,匈奴大軍的到來,連一絲驚慌也沒有造成,軍臣單于眉頭一挑:“想不到,漢人中,還有如此膽色的人!”
“大單于,不是漢人有膽色,是安陶城已經是一座空城!”中行說忙著討好:“大單于未至,就嚇得他們象受驚的兔子一般逃走了,大單于好威風!”
“哈哈!”這馬屁拍得軍臣單于很爽:“漢人膽小如鼠!你怎麼知道這是一座空城?”
“大單于,您瞧,城中一道黑煙。還有一股糧食的焦糊味,這是漢軍撤走前焚燒城中的積糧。”中行說指著城裡的黑煙分析。
“跑?他們能往哪裡跑?就算他們跑到長安,本單于也會追到長安!”軍臣單于手中馬鞭一揮,赤電直朝安陶城跑去。
中行說忙打馬跟上。
在一隊匈奴的簇擁下,軍臣單于來到城下,果然,城門大開,毫無阻礙就進了城。
一進城,一股血腥氣撲面而來。濃烈的血腥氣中,夾朵著讓人作嘔的腐臭味道。
“這是怎麼了?怎麼有這麼重的屍臭?”軍臣單于眉頭一皺,想不明白。
他想不明白不要緊,可以看明白,前面不遠處有一座人頭山。真正意義的人頭山,全是用頭顱堆出來的。
這些頭顱已經開始腐爛,發出陣陣惡臭。不過,仍能看清輪廓,耳朵上穿有孔洞。只有匈奴人才會穿耳朵,戴耳環,這些都是匈奴的頭顱。
從這情形看,有五六千之多。
軍臣單于一轉念間就想到了,這是伊稚斜所部的人頭。漢軍把人頭堆在這裡,那是在向匈奴示威,是挑釁,是蔑視,是侮辱……
“可惡的漢人!”軍臣單于雙眼瞪圓,手中的馬鞭亂揮亂打,心口急劇起伏,氣惱得已經變了臉色。
人頭山後面有一根旗杆,旗杆上飄揚著一面旗幟,旗幟上用鮮血寫著一行字,軍臣單于識得一些漢字,念道“單于遠來,無以為敬。呈上見面禮一份,伊稚斜部頭顱五千四百八十二顆,敬請笑納!”
把匈奴頭顱堆在這裡,已經是讓人難以忍受的事情了,再看見這留書,軍臣單于哪裡還能忍受,怨氣上騰,眼前一黑,一口鮮血噴出老遠,仰面便倒。
九十六
雁門郡,是漢朝在北方的大城池,城高坦厚,週迴二十餘里,易守難攻。
城外的原野上,一片黑壓壓的人潮湧動,好象海浪一般朝著雁門城捲去,正是軍臣單于指揮下的匈奴軍隊。
如雷的蹄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鐵蹄濺起的煙塵仿若一朵巨大的烏雲,向雁門城飄去;迎風飄揚的狼旗,遮天蔽日,匈奴十餘萬大軍,仿若一頭兇猛的怪獸,要把雁門城一口吞下。
軍臣單于騎著赤電,打量著雁門城。此時的軍臣單于臉色蒼白,氣息有些不勻,那是給周陽氣的。
五千多顆人頭送上,那是對軍臣單于莫大的諷刺,他終於明白,為何伊稚斜龍精虎猛一個人,打了敗仗回去變得奄奄一息,隨時有可能嚥氣,那是氣不順,怒難平。
雁門城頭上,漢軍盔明甲亮,嚴陣以待,看來奇襲是不可能成功了。
“阿胡部壞了本單于的大事!”軍臣單于氣哼哼的,要是阿胡兒此時在身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