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亡弘光、隆武等南明政權。晉封皇叔父攝政王。六月以剃髮令激起江南各地民眾的反抗,相繼派兵鎮壓。閏六月,命兵部尚書洪承疇等經略江南及粵、贛、閩、湖廣、雲貴等地,以攻撫之策相繼平定江南。
三十四歲 順治三年(1646),命豪格為靖遠大將軍,率師攻四川大西農民軍。命博洛為徵南大將軍徵閩、浙。命多鐸為揚威大將軍,率師徵蒙古蘇尼特部騰機思等。命孔有德為平南大將軍,同耿仲明等率師徵湖廣。十一月,部將豪格部於四川西充鳳凰山射殺大西農民軍首領張獻忠。
三十五歲 順治四年(1647),修成《大清律》,命頒行全國。七月,罷濟爾哈朗輔政,獨專朝政。
三十六歲 順治五年(1648),命譚泰為徵南大將軍,同何洛會征討降而復叛的原明將領、江西總兵金聲桓。調戶部侍郎額色率兵協助陝西三邊總督孟喬芳,鎮壓甘肅回民米喇印丁國棟起義。命吳三桂鎮守漢中。為排斥異己,迫害豪格致死。初設六部漢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禁民間養馬及收藏軍器。命濟爾哈朗為定遠大將軍,徵湖廣大順軍將領李過、高一功部。十一月,晉封皇父攝政王。
三十七歲 順治六年(1649),兩次率師親征降而復叛的大同總兵姜瓖,克渾源(今屬山西)等地。同年,弟多鐸、嫡福晉、長嫂孝端相繼去世。
三十八歲 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1650年12月31日)病卒於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先追尊為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不久,追論生前謀逆罪,削爵。
乾隆四十三年(1778),復睿親王封號。已距其亡128年矣。
附錄 相關人物
孝莊皇太后
孝莊生於1613年3月,卒於1687年1月,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她出生於蒙古科爾沁部,乃貝勒寨桑之女。其十二歲時,嫁給後金四大貝勒之一的皇太極為妻。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封其為永福宮莊妃。崇德三年,她生皇九子福臨。後福臨嗣帝位,孝莊被尊為皇太后。再後,其孫玄燁又嗣帝位,又被尊為太皇太后。史稱“孝莊文皇后”。
孝莊天生麗質,性格堅毅,喜好讀書,聰明能幹,多有謀略。皇太極執政時,她就是得力助手。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暴疾而逝。是時,孝莊方三十二歲,她施展謀略,爭取各方支援,終於使其子福臨繼位。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病逝,由玄燁繼位,她又精心撫育培養玄燁,授以治國方略,指導處理各種政務,終使康熙成為中國歷史上很有作為的一代君主。康熙二十六年九月,孝莊因病辭世,享年七十五歲。但孝莊死後三十八年方才葬於清東陵風水牆之外的昭西陵。
肅親王豪格
愛新覺羅豪格生於1609年,死於1648年,母葉赫那拉氏。
皇太極共有十一個兒子,豪格是皇長子,但他一生並不順利,備受挫折。其一生重挫有四次:第一次,崇德元年(1636)被降爵;第二次,崇德八年(1643)與皇位失之交臂;第三次,順治元年(1644)被廢爵號,貶為庶人;第四次,順治五年(1648),多爾袞坐豪格徇隱部將冒功、及擢用罪人揚善之弟吉賽,系豪格於獄,因此殞命。
肅親王豪格的府邸現為北京市政府辦公所在地,原有建築至今儲存完好。
禮親王代善
愛新覺羅代善,生於1583年8月19日,卒於1648年11月25日,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次子。
在努爾哈赤的諸子中,代善是最長壽的。在宮廷傾軋中,代善也是相當幸運的,儘管他身歷多次內部爭鬥,總是有驚無險,一直活到清入關後的第五年(1648),六十六歲時壽終正寢。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
在努爾哈赤諸子中,代善系族還是最顯赫的一支。在他的八個兒子中,有三人被封為親王,二人被封為郡王。在清朝世襲罔替的八大“鐵帽子王”中,代善祖孫三代就佔了三個。
代善家族墳位於香山附近的門頭村,是現存的重要王墳遺蹟。
范文程
范文程(1597…1666),字憲鬥,號輝,遼東瀋陽衛(今瀋陽市)人。范文程出身於明朝官宦之家,是宋朝名臣范仲淹的後裔。其自幼聰明好學,精通經史。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努爾哈赤攻陷撫順,范文程“仗劍謁軍門”,自願投效,參加後金政權。太宗時,為主要謀士之一。
清世祖福臨定鼎北京,范文程提出了一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