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報局局長納吉布拉接任他的位置,成為阿富汗政權的當家人……”看到李韋德確實不知情,伊夫琳便向他做了解說。
原來伊夫琳所指的那件發生在阿富汗的大事,是1986年3月初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發出一系列電報,強令蘇聯自1979年年底入侵阿富汗以來所一直扶植的阿富汗傀儡政權領導人,阿富汗人民政府主席、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總書記卡爾邁勒到莫斯科“治病”,趁此機會一腳踢開卡爾邁勒,讓阿富汗國家情報局局長納吉布拉接替他的所有位置,組建新的阿富汗傀儡政府。
戈爾巴喬夫之所以這樣做,自然是他對目前蘇聯在阿富汗所面臨的局勢感到非常不滿,在前段時間做出其它海外駐軍進行收縮,集中軍事力量於阿富汗戰場的決策之後,又決定改換阿富汗傀儡政權的領導人,以試圖解決阿富汗問題儘快取得阿富汗戰爭的勝利,讓蘇聯從阿富汗的泥潭中脫離出來,好把精力放回國內進行經濟建設。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李韋德聽了伊夫琳的解說後摸了摸下巴,心中開始浮想聯翩起來……
蘇聯入侵阿富汗絕對是一個錯誤,就和當年美國入侵越南一樣。入侵阿富汗,不僅使蘇聯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金錢和物資,更加拉大了蘇聯與美國的綜合國力,也使蘇聯在國內外陷入空前的孤立。
在整個80年代,阿富汗問題是聯合國安理會召開會議討論最多的問題之一。甚至為抗議蘇軍入侵阿富汗,中國、美國、聯邦德國等國家聯合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在蘇聯國內,不斷聽到反對入侵的聲音。在阿富汗,侵阿蘇軍士氣渙散,士兵中甚至出現了吸毒現象。而阿富汗人民風起雲湧的反抗運動,更使侵阿蘇軍陷入了難以自拔的泥潭。
如今戈爾巴喬夫採取了更換阿富汗傀儡政府領導人的措施,讓阿富汗國家情報局局長出身的納吉布拉擔任領導,必定是想要採取更加高壓嚴酷的統治方針來通知阿富汗。可這樣就能改變目前的局勢挽回這一切,使得蘇聯在阿富汗取得最終勝利麼?
李韋德可不認為這樣,納吉布拉政權同樣挽救不了蘇聯在阿富汗的最終命運,即使加上蘇軍集中軍事力量於阿富汗戰場也不行。在李韋德看來,蘇聯只有越早撤離阿富汗才能越早得到解放,以便解決儘快他們國家內部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問題,越遲撤離就越是耗費蘇聯這個國家更多的生命力。
不僅如此,只有蘇軍早日撤離阿富汗,自己作為軍火商才會有絕妙的機會進入阿富汗市場啊!這正是李韋德關心阿富汗方面情況的原因所在。
就現在的局勢,在蘇軍嚴密的軍事封鎖下,要想把軍火販賣到阿富汗,和阿富汗反抗武裝組織游擊隊進行軍火交易,憑李韋德目前的實力恐怕還是不行,不僅危險度高,而且關鍵是沒有那個渠道和手段進入阿富汗市場。
目前那些阿富汗反抗武裝組織游擊隊手中的軍火來源,大多數都是來自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秘密援助,剩下的就是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地區,當地眾多村落的村民們自己仿造土製出來的,即使有私人軍火商能夠避開蘇聯軍火商的軍事封鎖,他們也都是一些有著政府背景的人。
李韋德目前可是一個沒有多大背景,特別是沒有政府方面背景的人。唯一有點背景的就是和駐德蘇軍有關係,和普京、伊夫琳等克格勃駐東德系統的人有關係,可這些都是秘密的不能讓蘇聯政府知曉的關係。另外就是和葉蘭代表的中國軍方是生意夥伴,這種無關緊要的關係,更加不算什麼背景。
何況李韋德目前的兩個軍火進貨來源,其中一個就是駐東德蘇軍,總不能把蘇聯的軍火再販賣到阿富汗戰場,讓那些阿富汗反抗武裝組織游擊隊拿著這些武器來抗擊蘇軍吧?那隻能是找死,蘇聯方面要追查起來也很好追查。而中國方面的軍火,葉蘭當初限制不給銷售的國家裡就包括了阿富汗,如果違反了給對方知道只能是中斷生意夥伴關係,得不償失。
再說,世界軍火市場大的很,像中東像非洲像東南亞比比皆是,李韋德何必現在冒著極大的風險去趟那個渾水呢?雖然軍火商是追求利潤的,但也要風險性在一定的水平以下才好,總不能愣頭青似的胡闖亂撞。
等到蘇軍撤離阿富汗的那天,才是自己進入阿富汗軍火市場的時刻啊。李韋德很清楚這一點,在他的計劃中未來幾年內除了中東,非洲軍火市場才是更好的選擇。
李韋德心思急轉片刻之後,又聽伊夫琳繼續說起她是怎樣和此事起了關聯:“本來這並不關我的事情,但納吉布拉的小女兒愛珀瑪曾到莫斯科受過培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