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3/4 頁)
這位仁兄攆的四處亂竄,由於他和呂澤比較熟,因此一路長跑趕來下邑。剛到這裡,劉邦就隨後而來。在這裡將寫出他這一生最為璀璨的一筆。
這個負責說話的人用事實行動證明了他超強的說話能力,就他憑三寸不爛之舌創造的業績來看,和酈食其簡直不分伯仲。但遺憾的是,從頭至尾,他都沒能超越酈食其在劉邦心中的位置,應該說他的說話能力可以排名第二。
就在劉邦一籌莫展之時,隨和站了出來,自信十足地說道:“我請求充當使者,定說黥布歸降。”因為他和黥布比較熟,關係還挺不錯,早在項梁手下時,他就常在黥布眼前晃悠。現在聽劉邦想用黥布,隨何第一時間站了出來。這次出位他是贏家。
劉邦猛然抬頭,這個不起眼的人撥動了劉邦的心絃,最終分給他二十人,出使淮南,遊說黥布。
隨何馬不停蹄地趕到淮南,見了太宰,卻見不到黥布。熟歸熟,但黥布還是不願見他,因為他很清楚隨何此行的目的。隨何一連涼快三天,無所事事。
在劉邦面前已打過了保票,如果這樣住下去也不是個長久事。在這三天裡,隨何想到了個辦法。於是他便跑到太宰面前,慷慨激昂地說:“大王之所以不接見我,必定是一位楚強漢弱的緣故,我也正是為此而來。讓我面陳大王,如若我說的正確,那是大王想聽的;如若我說的不正確,那就把我和其餘二十人殺死在淮南鬧市,以表明大王親楚心跡。”
太宰一想也有道理,也不能讓這位老兄一直在這裡住,浪費糧食還影響不好,因此把這段話轉呈給了黥布。隨何的話還是很有分量的,黥布聽完太宰的話後,召見了他。
王府正殿,黥布斜靠椅背,微閉雙眼。
在太宰的帶領下,隨何昂首而入。在太宰引薦過之後,黥布微閉的雙眼“哼”了一聲,看都沒看老熟人一眼。
隨何抄手向黥布一拱,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這一生最為耀眼的一段對話,也讓他躋身說話三強。“漢王之所以派我給大王您敬送書信,是因為我們對您和楚國那樣親近很感詫異。”
隨何的話讓黥布莫名其妙,睜眼怒視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道:“我臣屬楚國。”
隨何微微一笑,說道:“大王您和項羽同樣是諸侯王,卻要臣屬於楚,必定是以為楚國強大,可以做為靠山。但我認為有件事大王需多加考慮。”
“什麼事勞你費神?”黥布拖著長長的強調,冷冷地說道。
隨何微微一笑,說道:“項羽初伐齊國時,大王您應該動員淮南所有兵力,親自率軍,充當楚國先鋒,然而您卻之派了四千人去援助楚軍。臣屬的人應該這樣做嗎?再者,在漢王和楚軍大戰彭城之時;當時項羽滯留齊地,大王您應該親率淮南兵眾,傾槽而出,渡過淮河,參加彭城戰鬥。然而大王您卻坐擁幾萬軍士,卻不派一兵一卒,袖手旁觀。自拖臣屬於人的人,難道應該這樣做嗎?我以為大王這樣做事不足取的。”
黥布睜開了雙眼,坐直了身子,眼前這個看似老實巴交的人竟然字字珠璣。前一陣的行為很明顯已得罪了項羽,黥布在心裡是很清楚的,如果項羽踏平漢軍,下一個收拾的可能就是自己。黥布雖是個武夫,但不是個傻子。
隨何又一次清了清嗓子,繼續他的忽悠。如果上半部分說的是實情,那下半部分則純粹是胡扯,但他的胡扯卻把這次遊說推向了**。“大王您之所以不肯背叛楚國,無非以為漢國弱小罷了。但項羽軍力雖強,但天下的人都認為他所行不義,恃勝而自強。漢王雖敗,卻招致諸侯,把守成皋、滎陽,從蜀運糧、深挖溝壕。楚軍若想西進,中間隔著梁地(彭越所在),有**百里。這麼遠,想要攻城也不那麼容易,況且還要調撥老弱殘兵從千里之外運送軍糧。即使楚軍進至成皋、滎陽,漢軍則堅守不出,楚軍若想西進,則很難攻下關口;若要後退,漢軍則隨後追擊。如果楚勝漢敗,各路諸侯由於害怕被逐個消滅,也會互相救援。楚不如漢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楚軍是不足以依靠的。”
黥布站了起來,向身邊的人揮了揮手,讓其退下。然後向隨何一拱手,說道:“先生以為該當如何?”
聽黥布如此一問,隨何知道這個人已經被打動了,“大王您只要發兵叛楚,牽制項羽幾個月,漢王取天下可萬無一失。漢王一定會割出土地分封於您,仍可南面稱王。為此,漢王才派我敬獻此計。”
聽隨何說完後,黥布動搖了。項羽睚眥必報的性格,自己是很清楚的。想到此,黥布很客氣地說道:“先生說的有理,容我思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