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1/4 頁)
樊噲這次算是過了癮,但他不滿足這點成績,因為他進城解決了侯敞後,扭頭就又跑了出來,直奔曲逆。
在曲逆,把所有流程重新複製一遍以後,樊噲才真正解了氣。不過唯一不同的是,王黃沒有侯敞那麼傻,在城破之時率先跑了出來,一路奔逃至東垣。
王黃雖然逃了命,但就其以後的經歷來看,還不如直接戰死這裡。因為他很不幸地讓自己還的經受一段痛苦的歷程,就這一點上來說,他沒有侯敞幸運。
陳豨派出來的三支奇兵,被樊噲三下五除二給解決掉兩個。事實上在樊噲解決掉王黃部隊之前,陳豨的另外一支部隊早已灰飛煙滅。
解決掉那支部隊的人叫郭蒙,職稱為東武侯。前邊我們實際上是提到過他的,簡單點說這個人是呂家的部將。
應該說,郭蒙還是比較生猛的,他屬於那種見樹踢兩腳見人砍三刀的角色,是個生來就愛打群架的主,早在呂澤手下時,就經常當開路先鋒。他的這種性格不光很讓呂澤的賞識,也獲得了劉邦的認可。早在劉邦大封天下時,就一舉博得食邑排位第41的好名次。這一次,他又露臉了。
在樊噲爬牆之時,這位郭仁兄正馬不停蹄地往聊城跑。
在聊城,剛摸到大門的張春正撅著屁股往前衝,冷不防後邊有人狠狠踹了他一腳。張春剛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就被砍掉了腦袋。他碰上愛打群架的郭蒙那也只能發矇了。
至此,陳豨和劉邦的第一回合對壘,以完敗結束。這個開局,讓陳豨充分體味到了什麼是恐懼,而事實上真正恐懼的還在後邊。
掃清北上的道路後,劉邦開始行動了。這一次輪著他兵分三路,給陳豨一些顏色看看了。戰局轉變之快,真讓人目不暇接。
劉邦的三路大軍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路劉邦親自帶隊,進軍東垣。現在在這裡駐紮的有三個人趙利、曼丘臣、王黃。這三個人透過多年來的努力,終於把自己的老上司韓王信擺置死了,可他三位仁兄也沒能快活幾天。在冒頓那裡充當炮灰,在陳豨這裡依然是個炮灰。這三個人,我很無言。
第二路由周勃帶隊,向西繞道太原,奇襲代地,兵發馬邑,以期切斷陳豨與匈奴的聯絡,也堵住陳豨北逃的路線。
第三路軍的帶隊大哥是盧綰,這位燕王同志率軍,從北京出發襲擊陳豨東北。
三路大軍出發了。然而令劉邦沒有想到的是,周勃和盧綰一路進展順利,而偏偏自己的主力部隊卻碰到一點難題。
在東垣,劉邦遇到了趙利軍的頑強抵抗,讓劉邦在冰天雪地裡站了一月多崗,硬是沒讓他進去。
就在劉邦抓耳撓腮之時,趙利不知道哪根筋別錯了地方,他想了個主意,給有些喪氣的劉邦鼓了鼓勁。趙利的主意實際很簡單——罵人,他組織守兵變著法地罵劉邦,從劉邦爺爺入手,一直罵到他的孫子,一個不剩。
趙利嘴上過癮了,劉邦和他急了。最終,劉邦催動大軍連番攻城,硬是在東垣城牆上挖了個大洞,衝了進去。
就在漢軍衝破城池那一刻,東垣守軍投降了。不過這些人在投降之時還做了一件事情,表達了自己的誠意,並且還不失時機的賺了些外塊。這件事情就是他們逮住了自己的那幾個領導——趙利、王黃和曼丘臣。
要說守軍們能有這樣的舉動,最主要還是得益於劉邦給那三個人標定的價碼,既能表示誠意,還能賺些外塊,算是一舉兩得。這三個人也算是廢物再利用。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此挖爛城牆的人還是那個樊噲。樊噲這一陣的表現尤為搶眼,以至於讓興奮的劉邦賞給他了個“左丞相”的帽子戴了幾天。
劉邦拿下東垣後,還很有閒心地幹了一件事。那些在城頭罵過劉邦的那些人,很榮幸地獲得了一份大獎——砍頭;至於沒能參與那次活動的,就比較遺憾了,僅獲得個紀念獎——黥刑,就是往臉上刻了些字。
王黃等三個人的結局,也敬請參照罵過劉邦的那些人。
不過我唯一鬧不明白的是,真不知道劉邦何以能分的這麼清楚,站在城頭罵兩句,他就能辨別出來,看來這位仁兄真是很有一套,至少在擺置人方面他絕對是一流的高手。
隨後,劉邦繼續揮師北上,連克盧奴(今河北定縣)、上曲陽(今河北曲陽西)、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安平(今河北安平)等地,把大軍推進到代郡。
這一路走來,樊噲同志表現的依然很搶眼。在無終、廣昌,活著守將毋卬、尹潘;戰橫谷,斬守將趙既,虜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