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2/4 頁)
語。孰優孰劣,就無需再比了。
其五是能夠隱忍。
一個人如果想辦成點事,在很多時候要學會隱忍。尤其在實力不夠之時,千萬不要隨便跳出來與人纏鬥,那除過會讓自己死的早一些,賺一點名聲之外,並不會取得什麼實際效果。
我們經常說要勇往直前、至死不渝,但這實際上是有個前提的,前提就是時機恰當或者關係到原則性問題。如果不分場合、不分物件,逢事都要這麼搞,通常情況下會被打的鼻青臉腫。所以,在有些時候,我們朝著自己的目標適當走些彎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這也是有個度的問題,隱忍並不是投降,能夠區分這一點的,關鍵還在於自己內心的堅持和隨後所走道路的選擇。
劉邦就是隱忍的高手。鴻門宴上的忍辱負重,退居巴蜀時的失魂落魄,甚至包括漢匈大戰後的“和親”國策等等一系列事情上,劉邦處理的都很到位。掩藏了鋒芒,但獲得了實惠。
其六是善於用人。
爭皇帝位置的人遠比搶“孝帽”的人多的多,如果不拉攏一些小弟,團結一些盟友,全靠自己四處打拼,弄得好的猶如項羽,稱個“霸王”;混不好的話,就像王陵,原地踏步。
劉邦在這個方面完全是高手中的高手。他自己就曾有過這麼一句話,“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糧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什麼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不計前嫌、坦誠相待、用人不疑、論功行賞等等這些臉上貼金的詞語,全部用到劉邦的身上都完全符合。
更重要的是,劉邦擅長髮掘人才,並且能做到人盡其用,他想不成功都難。
上邊胡言亂語的這些東西,算是我對劉邦所以能夠成功的一些總結。受個人能力的影響,總結的並不全,甚至還漏掉了一些重點。比如他很能打,除過在項羽和冒頓手下吃過虧外,在其他人面前從來沒丟臉。
但我覺得,最為關鍵的一點應該是——命大。那麼多人做夢都想要他的命,可劉邦卻天天鍛鍊身體,還注重長跑,想打死他很難,想抓住他也不容易。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一點,應該是上述所有原由的支撐。
好了,劉邦能夠成功的因素就探討這麼多吧。再寫下去,別說大家不願意看了,連我自己都要吐了。
第九章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為何能成功(一
劉邦終於還是死了。關於這個人,我已經寫了三四十萬字,可還有幾個問題依然沒能解決。
雖然我在前邊的那些文章中都先後做過一些探討,但畢竟沒把連貫起來,進行深入的剖析,讓大家看完這麼多斷斷續續的故事之後,依然沒能弄清楚他成功的緣由。因此,我決定在送走這位主人公之前,續寫上一些文字,算是對他的一些評論。
當然,我甚至有些奢望,能夠剖析明白這個人,做為對他的蓋棺定論。但我清楚,我沒這份能力,也沒這個資格。所以,我下邊所總結的這些話,算是一家之言,敬請批判的吸收,如有不周,敬請見諒。
好了,現在開始吧。
從亭長到皇帝,中間至少隔了28級。劉邦實現這個完美轉身,只用了七年時間。時間之短,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一個人,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失敗。如果只專注於其成功後的光環,而不一層層揭開其之所以能夠成功的面紗,會讓我們陷入無盡的迷惘,更多的是嫉妒羨慕恨。
劉邦和所有人一樣,他的成功有機緣巧合,更多的是自身的因素。概括起來,可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劉邦的機遇好。
其一,胡亥大刀闊斧地胡搞一番後,讓大秦王朝走向了末路,天下洶洶,民怨沸騰。這種社會背景,最容易讓那些拉幫結派的黑社會老大們露頭,而劉邦很幸運地屬於這一人群。劉邦的確也在第一時間抓住了這個機遇,沒費多大周折,直接走上了打家劫舍的道路。這對普通人來說,不是件好事,可對劉邦來說,卻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這個拿不上臺面的獨立組織,讓劉邦組建了革命早期的班底和私人武裝,這對以後其個人角色的定位起到了關鍵作用。
其二,陳勝首倡,天下大亂。縱觀古今史,第一個蹦出來造反的人,通常沒有什麼好下場。因為那個身份太扎眼,容易讓人拿他說事。陳勝雖然沒搗鼓多長時間,可大秦天下卻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