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1/4 頁)
洛陽。
洛陽也是一座不錯的城市。從西周初年就開始營建,東周更是定都於此,比較繁華,也比較有聲勢。並且,這個地方位於全國的中心,四通八達,非常便利。地方官來中央無需瓶瓶罐罐準備太多東西,中央大員去地方也方便快捷,這似乎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更為重要的是,劉邦和他的很多小弟們都出生關東,“衣錦還鄉”這種觀念還是根深蒂固地留在每一位同仁心中,當年項羽執意要定都彭城,也是這種理念在作祟。當然這也可以理解,革命成功了,不在老家顯擺顯擺怎麼說的過去。於是,朝中上下許多人都覺得定都洛陽是最合適的選擇,劉邦的心中也這麼認為。這似乎已經是定局了的事情,從上到下一直認同,皆大歡喜的事情。
然而還是有個不長眼的傢伙提出了反對意見,這個人叫婁敬。況且這個人也不是什麼大人物,只是剛被徵召準備派去甘肅部隊背長槍的一個小嘍囉,他對劉邦定都洛陽有看法,並且很不滿。要說你這不是吃飽了撐的慌,中央領導拍板了的事,你一個傻大兵有意見,雙方博弈的力量怎麼對比好像都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可有的時候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這樣發生了,事實證明,這個傻大兵勝了,並且勝的非常徹底。更為出奇的是,這個傻大兵的確很有一套,無論是這一次還是以後,每次提出的意見都會別出心裁,每逢別人反對的他就贊成,每逢別人贊成的他就反對,而透過實踐證明,他每次都是對的。由此可見,真理真的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劉邦剛剛稱帝,叔孫通的那套禮儀還沒搗鼓成型,此時的劉邦還比較隨便,更沒有脫胎換骨,混混的血液還在全身亂流。正因有此,婁敬表現的機會來了。
婁敬被徵召服役,拉輛平板車就上路了。途徑洛陽,他準備見見自己的同鄉兼朋友虞將軍。這位虞朋友雖然是個將軍,但遠沒有婁敬出名,因為他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讓我查了大量史料,最終讓我失望而歸。
婁敬見到虞將軍後,聽說劉邦要建都洛陽,他非常不滿,準備見見劉邦,因此就請虞將軍幫忙。這位虞將軍到也不是蓋的,雖然名字沒能留下來,但從這次表現來看應該在劉邦面前混的還是挺不錯的,因為他順利地把婁敬這個傻大兵引薦給了劉邦,並且還得到了召見。
會面的時間到了,婁敬撈起自己的破羊皮襖就準備登場。身邊的虞將軍一把拉住他,把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呵呵一笑,“還是換件體面的衣服吧。”
婁敬小眼一瞪,“我穿這有什麼不好?不就是見劉邦嘛。”
虞將軍無奈,只好硬著頭皮領他進宮,這一路回頭率非常高,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虞將軍帶來了個討飯的。
事實上有這種想法的人還真不是少數,連劉邦也被他的這身打扮迷惑了。一見面,劉邦忙問:“吃飯了沒有?”
婁敬一點也不客氣,渾似到了自己家,“還沒吃呢。”
一聽他這麼說,虞將軍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婁敬則全然無視,胡吃胡喝大幹一場,然後一抹嘴對劉邦說:“吃完了。”
他吃完了,劉邦把關心下屬的話長篇大論的說了一遍,等他磕頭謝恩,然後出門走路。然而婁敬的表現卻大出他的預料,他不但不走還向前邁出了兩步,這讓劉邦很驚詫,難道還準備吃晚飯?
就在劉邦詫異的檔口,婁敬說話了:“陛下要定都洛陽?”
“是啊?”
“難道想要和八百年周朝比興隆?”
“是啊?你有意見?”
婁敬也不管劉邦臉上不屑的表情,接著噴著唾沫說,“您奪取天下的方式和周朝不同,怎麼能夠同樣在洛陽定都呢?”
劉邦詫異了,這不無理取鬧嘛,你一傻大兵千里迢迢跑過來,看你可憐,才管你吃頓飯,你還瞪鼻子上眼了。沒好氣地反問了一句,“這有什麼關係?”
“關係大了去了”。婁敬接著用文言文長篇大論了一番,不過我不想照搬他的原話,但他的主要意思還是要介紹一下的。他的核心觀念如下:人家周朝積德行善幾百年才取的天下,你才搗鼓幾天呀?人家是算是個老地主,而你只是個暴發戶。
他的一段話差點沒把劉邦氣背過去。就在劉邦準備發火時,婁敬說到了核心:“洛陽四處平川,無險可守,並且道路暢通,如果各地叛亂,由水路也好,陸路也好,都可很快到達。”接著他又下了一個定語:太平盛世可都洛陽,亂世則無異自尋死路。
劉邦聽著他的分析,眉頭慢慢鎖緊,“該定都何地?”
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