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部分(第2/4 頁)
攀上一道山崖,便聞瀑布雷聲轟鳴如近在咫尺,卻偏偏不見瀑布。少女笑道:“不用打量,瀑布在山前,出去時自然看得見了。”魯仲連便又是一番感慨:“墨家多奇思,這南墨院又是鬼斧神工也!”少女目光便是一閃:“比神農大山總院如何了?”魯仲連笑道:“姑娘沒有去過墨家總院?”少女搖搖頭,魯仲連便也不再問了。
上得山崖,便是一座寬闊的岩石平臺,除了腳下石板道,岩石山體竟是綠樹蔥蘢,將平臺遮掩得嚴嚴實實,與周圍山體竟是一般無二。少女道:“你且稍待,我去稟報鉅子了。”說罷一閃身便消失在山崖之中。
片刻之後,少女出來笑道:“請隨我來。”
魯仲連跟著少女進了一座幽暗的山洞,曲曲折折大約走了百十來步便豁然明亮。魯仲連一打量,眼前竟是一個巨大的天坑。天坑方圓足有三五畝地,恍若一片寬廣的庭院,錯落有致地佈滿了花草竹林與奇異的高大樹木,四面石壁高逾百丈,卻是青亮光潔寸草不生;仰頭看去,廣袤的天空竟變成了一方碧藍的畫框,幾片白雲悠然地浮動其中,竟是說不出的高遠清奇。饒是魯仲連見多識廣,也為這天成奇觀驚歎不止。
穿過一片竹林,便見綠草如茵,草地中央一座竹樓懸空而立,竹樓下卻是一座茅亭,依稀竟是墨家總院老墨子的天竹閣。少女將魯仲連領到茅亭下笑道:“有涼茶,你且稍坐,鉅子便來。”說罷竟飄然去了。魯仲連只一點頭,便捧起石几上的陶壺咕咚咚猛飲了一陣,竟是清涼沁香,一抹嘴便盯住了那座竹樓,等待著那個自立南墨的老人出現。
天下事忒也奇怪,墨家是以對天下兼愛為本的學派,又是紀律最為嚴明的行動團體,按說最應該傳承有序,最應該凝聚不散。然則,老墨子死後,墨家卻是迅速分解,非但是當初的四大弟子各成一派,連稍有成就的年輕弟子也出了總院自立學派。聲威赫赫的墨家,竟是星散為各種墨派。這南墨,便是墨子四大弟子之一的鄧陵子的墨派。
鄧陵子原是楚國江東漁人子弟,少時聰穎靈慧,只是家貧難以求學,只有隨父母在漁船上漂泊打魚為生。有一年,墨子帶著幾個弟子南下楚國,在雲夢澤畔恰遇鄧氏漁船,便將這個聰明少年收做了墨家弟子。鄧陵子刻苦勤奮,天分又高,不幾年便成為墨家弟子中的佼佼者。墨家不求入仕,只奔波天下布學除暴,墨子便常常與幾個得力弟子分頭率領一撥人馬行動,久而久之,便磨出了四大弟子——禽滑釐、相里勤、苦獲與鄧陵子。鄧陵子最是年輕,非但學問見識不凡,劍術更是墨家之冠。在老墨子晚年,發生了秦國的商鞅變法,墨家以商鞅變法為暴政,欲暗殺商鞅以拯救庶民苦難,鄧陵子便是反對變法暴政最堅定的大弟子。幾經曲折,墨家與秦國冰釋誤會,與法家一起,變成了支援秦國變法的最大學派。
老墨子溘然長逝,天下大勢驟變,六國合縱抗秦一時成為潮流。對於歷來以天下安危為己任的墨家,曾經有過的歧見便重新發作了。鄧陵子幾次提出南下,扶持楚國變法,聯合六國抗擊暴秦!相里勤與苦獲卻主張遵從老師決斷,支援秦國統一,在天下推行秦法。資深望重的大弟子禽滑釐卻是猶疑不決,主張“靜觀其變,徐徐圖之,毋得躁動”。如此一來,墨家的分立便成了無可挽回的必然結局。
便在此時,少年成名的魯仲連進了墨家總院。
魯仲連是院外弟子,原本不該對墨家決策發生影響。不想,墨家四大弟子卻因爭執不下,便提出了遵從墨子的“尚同”法度,開設論政臺,讓全體墨家子弟論戰而後決斷。墨家本來就有濃烈的開放論戰傳統,論政臺一開,便是歧見百出,根本無法尚而同之。若是論戰學問,魯仲連自會虛心聆聽,然則一論及天下大勢,他便大有主張,忍不住跳上高臺慷慨激昂地一口氣說了半個時辰。歸總卻是一句話:效法蘇秦,以合縱為山東六國爭取變法時機,秦法失之於暴,不足效法!
如此一個年青的院外弟子,魯仲連的侃侃大論,在墨家激起了強烈反響。鄧陵子當即而起:“院外弟子尚且有如此眼光,我墨家兼愛天下,如何竟要擁戴嚴刑峻法?竟不能為天下大義另謀大道?”接著便是振臂一呼,“扶持楚國變法者,左袒!”
呼啦一聲,墨家的南國弟子兩百餘人齊齊站起,人人拉下了左臂衣袖。
至此,墨家的分立便是任誰也無法阻擋了。
誰知恰恰又是魯仲連挺身而出,站在鄧陵子面前氣昂昂道:“反對秦法,不等於扶持楚國!楚國舊族根基太深,不足為變法表率!”鄧陵子打量一番這個偉岸青年,揶揄地笑了:“我曉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