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第3/4 頁)
,白馬如同生了雙翼一般速度快到極點,宛如茫茫黑沙上的一道白色閃電。
潘小閒全神貫注的騎馬追趕太史慈,妖兒卻是多了心思。被潘小閒結實的雙臂摟在懷裡,妖兒只覺有著說不出的安全感,似乎這個溫暖的懷抱把撲面而來的陰風也隔絕在外。
妖兒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竟然是迷上了窩在潘小閒的懷抱裡的感覺,她舒舒服服的往後靠在潘小閒的胸口上,雖然前途未卜卻是有著這一年來都不曾有過的踏實。
兩匹白馬一前一後很快就來到了軍營,潘小閒遠遠的便看到了大片大片的營盤一座挨著一座連綿不止,每一座營盤上都散發著濃濃的煞氣,許多座營盤煞氣連線一處時便在上方升騰出不同的異象:
有的營盤上方是一頭兇勐的白虎,虎視眈眈,氣吞萬里!有的營盤上方是一條霸氣的青龍,張牙舞爪,吞雲吐霧!有的營盤上方是一隻燦爛的火鳳,火光沖天,光芒萬丈!有的營盤上方是一條洶湧的江河,波浪洶湧、激流澎湃!有的營盤上方是一座巍峨的高山,重巒疊嶂,巍然屹立!有的營盤上方是一頭猙獰的厲鬼,青面獠牙,凶神惡煞!有的營盤上方是一口鋒銳的大刀,刃如秋霜,氣沖牛斗!有的……
各種各樣的異象皆有百丈之高,在半空中閃爍著奇光異彩,交相輝映,互相之間還在較量高下,彼此唿應,潘小閒見了這一場奇觀不禁倒吸一口冷氣,這特效五毛錢怕是下不來吧?
太史慈帶著潘小閒來到了一片上方高懸一輪皎潔明月的營盤,欺銀賽雪的月光照亮了整片營盤,讓周圍的異象都彷彿是眾星拱月。
太史慈先帶著潘小閒來到了一座營盤,讓手下人安排潘小閒,他則是又騎馬匆匆離開了。
帶著潘小閒安排住處的是個白袍小將,雖然年輕卻是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銳氣。
潘小閒是個三國迷,正史、野史連帶三國小說都看了無數,三國志系列更是通關無數遍,甚至是連孔胄、嚴白虎這樣的開局都沒放過,今天先見了關羽,又和太史慈不打不相識,便想著再結識一個三國名將,不等白袍小將走出帳篷便連忙開口叫道:“將軍請留步!”
那白袍小將回過身來,露齒一笑:“某不是什麼將軍,你是將軍後裔,可直唿某的名字鄭禹即可。”
“鄭禹?”潘小閒怔了一怔,三國裡有這個人?為什麼我從來都沒聽說過?這不科學!
扎心了老鐵!白袍小將若無其事的笑了笑:“某追隨將軍,一戰而亡,無名小卒,不值一提。”
“無名小卒……”潘小閒原本是真的想不到這個名字是誰,可是在白袍小將說出這四個字來時,卻是讓潘小閒勐然想到了三國之中最赫赫有名的一個無名小卒,不禁脫口而出道:“你就是與先祖兩人於神亭嶺下去擒孫策的那個曲阿小將?”
白袍小將鄭禹眼中閃過一道光彩:“沒想到千萬年後世上竟還有人知某這無名小卒?”
你哪兒是無名小卒啊!因為你在網上引發了不知道多少場論戰了喂!潘小閒真沒想到自己一不小心還揭開了懸案:
《三國志》中記載太史慈“時獨與一騎卒遇策,策從騎十三,皆韓當、宋謙、黃蓋輩也。慈便前鬥,正與策對。策刺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會兩家兵騎並各來赴,於是解散。”從此之後,這騎卒就再也沒出現過哪怕一個字……
而《三國演義》裡好歹還給了他一句臺詞,惟有一小將曰:“太史慈真勐將也!吾可助之!”拍馬同行,然而換來的是“眾將皆笑”。
但就是這麼一個無名小卒,卻是在太史慈與孫策單挑的時候,以一己之力阻擊了包括程普、黃蓋、韓當、周泰、蔣欽、宋謙在內的十二騎,雖然另外六騎沒寫明是誰,但也肯定不會是泛泛之輩,之後無名小卒再沒出場,原來是已經英勇赴死。
雖然他是陣亡了,但潘小閒卻沒有因此而減少對他的敬佩。要知道《三國志》裡可是把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五人都列入了東吳十二虎臣裡的,就算東吳十二虎臣的成色比起五虎將、五子良將來是遜色了點兒,但一個打十二個……雖死猶榮啊!
眼見因為自己說出了曲阿小將鄭禹的光榮事蹟刷了親密值,潘小閒便趁機問道:“鄭將軍,我初來乍到,很多事情都不懂,請問下我先祖急匆匆的是去拜見誰了?”
親密值夠了鄭禹自然是知無不言:“將軍去拜見的是我東吳之主吳王!”
“吳王?”潘小閒下意識的問道:“孫權?”
“孫權何許人也?”鄭禹對那個名字不屑一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