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3/4 頁)
晴跑回來了。順便帶回來的,還有謝子晴她哥。謝子左。
陶宗名對此很不高興。可人都進了門,又不好趕出去。所以他早想找點什麼事情,能讓謝子左知趣的離開。可謝子左聽說要去賺錢,倒是來了幾分興趣。
不等陶世傑答話,他先問道,“不知世伯是要去哪裡趕集,做什麼買賣?”
陶宗名道,“我打算親自去一趟宜川。這要打仗,各項東西必是要漲的。咱家可以把往年的老存糧拿去賣個高價。然後再看看庫房有什麼不要的,正好一併出了。”
謝子左聽得連連點頭,“世伯高見啊。這樣一樣,不管仗打不打,府上的買賣可都是一本萬利的。”
看他是真心佩服,陶宗名也頗為得意。
心說那些窮鬼以為不照顧他們陶家的生意,他就沒辦法了嗎?這不正好是個天賜良機?只要能趁著趕集時大賺一筆,這段時間城中鋪子的損失也算不得什麼了。
“我這趟出門,世榮必是要跟我一起的,家中也沒有人招呼,要不子左你先回去吧。”
卻沒想到謝子左那個紈絝子聽他這麼一說,卻也動了心思,“既然如此,那何需伯父親自出馬?不如我跟世榮一起去吧。”
他雖不學無術,貪好享樂,人卻不蠢。他家除了幾畝地,並沒有其他可以賺錢的營生。這回若是能跟著陶家商隊出門,也學下做生意,最好能弄條長線自己去跑,這往後就有了生財的路子。就算不行,但如果可以從陶家這回的生意中撈些油水,不也能過個好年?
陶宗名沒想到他會起了這樣心思,忙道,“這可絕對不行。如今兵荒馬亂的,你要是為了自家生意跑跑也就算了,但要是為了我家的生意出去,路上有個磕磕碰碰的,我可怎麼向你家裡交待?世榮,你說是不是?”
他遞個眼色過去,原是想讓兒子幫他說話,沒想到陶世榮想想卻道,“爹,要不讓大哥跟我去吧。”
看陶宗名要急,他解釋道,“爹您聽我說。如今雖然還沒打過來,但路上並不太平,您到底上了年紀,上回生病到如今才養好,再出去折騰實在不合適。不如就讓大哥跟我一起去做個幫手,我們到底年輕,萬一有事,跑起來也能快些。爹您要怕我們年輕不懂事,不如派個得力管事跟著,不就行了?”
陶宗名再看兒子對他遞過來的眼色,有幾分明白了。
如果有他派的人,謝子左再想佔他家的便宜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了。再想想如今兵荒馬亂的,讓他出去冒險,肯定沒有留在家裡安穩。
這個大兒子雖跟他平素有些不和,但總不至於幫著外人來坑自家。反正這回要賣的貨都是家裡的陳貨,又不是什麼值錢的好東西,便是虧了也不必太心疼。
這麼一想,陶宗名倒也覺得可行了。
尤其回頭去跟陶老夫人商量之後,她也覺得陶宗名留在家中坐鎮,比出門強。
“你若走了,家裡就剩下我們一幫子婦孺,萬一真有什麼事,誰也不好往外頭走動,倒是你留下比出門強。就算那姓謝的小子想搞點什麼,就憑他那點子道行,也撈不到太多東西,由他去吧。”
陶宗名這回一聽,徹底下了決心,“那不如讓管家跟他們去吧,有個老人跟著,也能說得上話。”
這事陶老夫人沒意見。
陶管家雖是半路投到陶家來的,卻是受過陶家救命之恩。極為忠心,要不也不會改了陶姓,在他家一干就二十多年。
於是此事就這麼定了。只是陶老夫人特意讓謝子晴也一起去。
老太太精得很,謝子左要是有什麼小心思,別人不好管,他妹妹總是好管些。要是鬧得太不象樣,謝子晴首先就得說話。
再一個,自謝子晴回來,就成天抱著兒子不撒手。陶老夫人好不容易才跟重孫建立起的感情。可不想就這麼被破壞掉了。
所以把這個障眼的孫媳婦打發出去,還可以美其名曰,讓她也學著當家理事。
可謝子晴哪裡願意管這些?
她給侯亮弄出的婦科病還一直沒治斷根呢。原想借著兒子在身邊,多要點錢,好抓藥看大夫,可老太太這麼一弄。硬是把她逼出了家門。謝子晴心中忿然。倒也想著要從這回的生意裡撈點好處了。
要說陶世榮同意帶她們兄妹二人出來,也沒安好心。
陶宗名想發戰爭財,他更想發。
潞州城的棗酒鋪子生意停了,他手上就沒了進項。回來若想從陶宗名手上要錢,就得看人眼色。
要是陶宗名跟著去了,那他只有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