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頁)
看到趙凱抬頭四顧,玄悲卻是笑道:“殿下不必找了,這天龍雖然就在我等頭頂上,不過除了修習秘術之人,尋常人等卻是不能得見的。”
“本殿下不曾修習秘術確實看不到天龍真身,不知大師能否看到?”趙凱雖然本身還算孔武有力,不過一來不曾真正習武,二來也未曾學過道術佛法,自然是看不到的。不過看到玄悲說的這麼肯定,趙凱倒是有些好奇他自己能不能看到。
“阿彌陀佛,老僧雖然出家修行多年,此時卻也看不到天龍真身,只能在入定之時勉強感應到帝都上空惶惶如大日的陽剛正烈之氣。”
“既然人龍正位之前看不到天龍顯現,那你們無極寺和北明道的先輩又如何知道黑龍當興?”
“殿下,黑龍當興之說並非無稽之談,從歷代史書不難看出,一旦草原上能夠出現大一統,勢必要將目光轉向我中原地區。我等先輩也是無意中知曉當今草原大漢的先人葬入地龍之處,由此推斷出數年之後草原一統,而且。。。。”
看到玄悲有些吞吞吐吐,趙凱擺手道:“這庭院之中現在只有我等兩人罷了,大師有話但說無妨。”
聽到趙凱此話,玄悲緩緩道:“根據先輩傳說,我朝太祖雖然文治武功皆是人傑,而且從益州得以謀取天下,不過益州險塞龍氣不足,所以本朝最多隻有一百五六十年的國祚,從太祖皇帝算起到如今,距離三甲之數卻也為期不遠了,所以歷代先輩由此推算出黑龍當興的讖語。”所謂一甲子就是六十年,從大夏太祖到如今確實距離立國一百六十年相去不遠了。
聽到此處,趙凱卻是有些皺眉不語了。雖然自己對於龍脈之說不能盡信,不過玄悲有一句話卻是說的很對。
無論是這個世界還是原本天朝,一旦草原上的胡人休養生息完畢就會將目光轉向富饒的神州大地,這點卻是不爭的事實。現如今大夏朝雖然總體還算穩定,不過蜀中叛亂卻是牽制了不少精力,若是蜀中叛亂與胡人入侵只是恰逢其會倒也罷了,不過更深一層的想象一下,如果蜀中叛亂乃是北明道和無極寺等先輩為了所謂黑龍當興而埋下的種子,那麼這些僧道卻是其心可誅了!
不過這種事情玄悲倒也不一定知道,而且問了之後也難免令其難堪,所以趙凱只是改口道:“草原大漢為人如何?草原上那一處所謂的地龍又如何?”
“當今胡人大汗巴託,確實是位了不得的人物,據說此人年幼時就弓馬嫻熟英武不凡,十五六歲便能率領族中勇士征戰草原。數十年下來大小几十戰,滅族殺人無數,凡是不肯歸順的草原部落盡皆貶為奴隸,而願意的歸順的部落則逐漸被其吸收消化。此人現在雖然已經是天命之年,卻仍能親自率軍出征,實乃我朝勁敵。”
頓了頓,玄悲接著道:“至於草原上那一處地龍,老僧卻是瞭解不多,也未曾去草原上親眼看過,不過根據先輩傳言,這一處地龍與我朝益州龍氣相當,如果胡人大汗果真能夠定鼎中原,至少能夠得享三甲之國祚。”
雖然明知道胡人大汗能夠一統草原自然不是尋常人物,不過趙凱聽了之後卻更是心中憂慮。從玄悲的話中不難聽出,這胡人大汗殺伐果斷,自然不是那種有意求和之人,想必之所以派來使者,必然是為了麻痺皇帝與朝中眾臣,看來一仗是不得不打了。
不過聽到胡人大汗已經是天命之年,趙凱思索一番開口道:“以大師之見,這胡人大汗尚有多少年壽數?”這個時代草原上本就環境險惡,而胡人大汗又征戰半生,若是有些小傷小病再為正常不過了。此番雖然胡人勢大,不過胡人大汗若是不幸崩猝,說不定到時就能引起草原內戰了。
聽到趙凱問起胡人大汗壽元,玄悲卻是搖頭苦笑道:“殿下,胡人大汗雖然已經是天命之年,不過身體並無大礙。而且此人統一草原之後養移氣,居移體,又有不少草原薩滿和巫醫為其調養身體,至少再活十年無事。而且此人長子同樣作戰勇猛殺伐果斷,頗有乃父之風,而其第四子據說更勝一籌,雖然戰功上略差了其長子一籌,這謀略方面卻是更勝乃父。所以就算是草原大漢忽然崩猝,這胡人大軍只怕也不會輕易化作散沙。”
胡人大汗膝下一共有五子,除了長子與第四子之外,二子早夭,而其第三子因為是漢人侍妾所生,所以歷來不為胡汗所喜,至於幼子因為出生不久,此時不過還是個四五歲的娃娃罷了。
玄悲本以為趙凱聽到胡汗後繼有人必然心中憂慮,結果卻看到趙凱忽然面露喜色。忍不住問道:“胡汗後繼有人,實乃我等大夏之大患,不知殿下為何不憂反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