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紛至沓來鄉情重(週一求一哈推薦票)(第2/3 頁)
向最南邊臨海的兩座庫房說道:“給我隨便選一間就行,我住在學校裡、吃在學校裡,不把咱天涯小學辦好我哪裡都不去。”
王向紅動情的說道:“王老師,你是個王家好子弟!唉,當年我對不起你爹啊!沒想到你和你爹不但不記恨咱王家,還回來報效家鄉!”
王憶詫異的看向他。
怎麼突然來了這麼句話?
這話似乎牽扯什麼隱私,王向紅說完後便趕忙轉移了話題:“你去選個庫房,我下午就給你找床、找人來給你搭建個灶臺——不,你吃飯還是下去吧,去我那裡,我家不差一張嘴。”
王憶搖頭道:“給我搭建個灶臺吧,具體是怎麼吃後面再說,先把學校辦起來再說。”
他準備給自己偷偷開小灶呢。
路上王向紅給他介紹了天涯島子弟的教育情況。
很不樂觀!
現在國家還沒有將九年義務教育奉為國策,沒有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甚至沒有作出《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所以現在孩子不上學是不違法的。
以前天涯小學有教師,島上人家就把小孩送來上學:多數不是衝著學知識來的,是讓老師給看孩子。
去年開始學校沒有教師處於閒置狀態,於是多數人家孩子就不上學了,只有少數人家的家長有眼光,堅持讓孩子繼續唸書。
這些孩子沒法在島上上學,只能去鄰近的水花島。
這樣路程是個問題,在水花島有親戚的可以借宿親戚家,但這是個別人家才有的條件,其他孩子每天早晚得用船去接送。
開船接送學生不光累還危險,不是怕翻船,怕的是冬天風寒夏天風熱,一旦孩子生病那是能要命的!
所以王向紅三人發現王憶可以做教師後才那麼激動!
兩間庫房開啟,王憶選擇了東邊一間,光線更好、窗戶更多,推開窗子就是面朝大海、鳥語花香。
不過這都是想象。
現實是開啟后里面堆滿破爛雜物,風一吹灰塵亂開,有用的就窗臺上一個碗……
王憶呆滯:開局一個碗,其他全靠莽?
中午社員們回家吃飯,不用王向紅動員,聽說王祥文的兒子回來了而且成了大學生教師,頓時有人絡繹不絕的來找他。
大傢伙起初是來看熱鬧,但得知王憶為了辦學校住在這山上的營房裡頭,他們紛紛掉頭離開。
王憶被他們的反應整懵了,王向紅聽了自己的話後可是熱血激昂,怎麼村裡人聽了後都跑路了?
離開的村民很快回來了,最快回來的是他昨天見過的王東峰。
壯小夥扛了個袋子,健步走來後放下說道:“王老師,你要住這裡不能沒有口糧,我家今春多打了點玉米麵,給你送二十斤。”
王憶說道:“啊?不、不用吧,這年頭糧食多金貴……”
他話沒有說完呢,又有人來了,頭上頂著一口小鐵鍋:“王老師,我老婆回孃家的時候要了口鍋回來,正好,給你用了。”
王東峰笑道:“赫,榮哥你捨得啊,這鐵鍋是你大舅哥用工業劵買的,你老婆好不容易才拿回來呢。”
王東榮說道:“就是我老婆讓我給王老師送過來,以後二娃三娃要來跟王老師唸書的。”
學校裡頭再次開始絡繹不絕。
這次再來人沒有一個空著手的,有的送個乾乾淨淨的被單、有的送一床老蚊帳、有的送個碗送把筷子。
送吃的最多,有人拿一把雞蛋,有人抱一罈豬油,有人拎一串鹹魚,還有用報紙包了一把鹽的。
這些東西王憶全看不上,他昨晚隨手送給秀芳的可是滿裝廚房八件套。
但他心裡承下了一份份厚重的情誼。
要知道對生活物資匱乏的村裡人來說,他們送來的都是珍寶。
送雞蛋的人自己平日裡捨不得吃雞蛋,這一把雞蛋可能是攢了好幾天準備去鄉里換點閒錢補貼家用。
送豬油的人家裡頭的菜或許一天到晚見不到油星。
送鹹魚的——嗯,這個島上真不缺。
不管送什麼,王憶都得承情。
這是他同族對他這教師的最高禮遇。
王憶收下這些東西在心裡暗暗嘆氣,這個學校必須得辦好,他必須得把送來的孩子教好。
人情重過山!
王向紅給他帶來鋪蓋卷、一套鍋碗瓢盆,說道:“王老師,你這裡亂,收拾起來不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