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冠寶齋(第2/3 頁)
畫了一個黑色影寫版稿襯在下面用來遮蓋紅色,這樣組合套印後出來的效果就是墨色飽滿厚重、某些部分閃閃發亮。”
一道朦朧的燈光亮起。
照在猴票上,猴子和紅底都黑乎乎的。
可是燈光越來越亮,黑猴子變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亮堂,其中耳朵尤其亮,真的跟發光似的。
袁輝驚歎道:“遠看黑乎乎一片,細看方感精美絕倫,經典不經典?這就是沒法造假的地方,你這是真票,全是真票!”
王憶屏息靜氣。
他還有個擔憂的地方就是這猴票太新了。
說起來它被張有信收藏了兩年,也有一些磨損,可是這種磨損相比四十年的時光所遺留的痕跡來說太輕了。
結果袁輝壓根沒去注意這回事。
他開啟門窗叉手說道:“票是真票,品相也好,王先生您要是願意出售給本店,那我給您定個價?”
王憶說道:“我當然願意,袁老師剛才不吝賜教,毫不遮掩的將一切資訊告知與我,這種誠意讓我非常感動,我很感謝您也很信任您,所以貴店能收的話,那咱今天成交。”
說好話又不上稅,王老師還不得可了勁的扯?
袁輝說道:“咱們翁洲市還挺少見到猴票的,但剛結束的首都春拍上出了一張猴票,是一萬零三百元,那猴票的品相比不上你這六張,所以你的六張票,本店願意給出每張一萬一千元的價格。”
王憶驚呆了。
太便宜了吧?
他說道:“啊?不是說一張猴票一套房嗎?才、才一萬?”
袁輝也驚呆了:“一張猴票一套房?就是黃大師當年手寫簽名那一張也不值這錢!”
“你想說的是一版猴票一套房吧?一版猴票是四十八張,一起賣價錢翻倍大概是一百多萬,所以才有這說法!”
王憶默默的掏出手機開始搜狗。
袁輝解釋道:“王先生,我跟你交個底,80版猴票是我國發行的第一枚生肖郵票,是一眾生肖郵票的龍頭老大。”
“誠然,它所擁有的地位無可撼動,因為收藏市場有句話叫寧收龍頭不收鳳尾,可它畢竟隔著如今才四個年代,不可能賣出天價。”
他說的都是真的。
王憶搜到的訊息也是這樣。
不光是新聞上這麼說,收藏貼吧也有討論帖介紹猴票。
眾所周知,貼吧老哥可能啥都沒有,但他們啥都精通。
看著他沮喪沉默,袁輝好聲好氣的說道:“要不然這樣,六張本來我給價六萬六,我看你是個痛快人,那我也痛快給價,總共給你七萬塊,怎麼樣?”
王憶決然說道:“不行,我這雖然不是一版,卻也是六連張——一口價,十萬!”
袁輝忍俊不禁:“王先生你真是敢張口,這猴票真沒這麼值錢。”
“您要是不信您把它掛網上,我不讓您去外面打聽,免得您以為我串通同行坑您,您放網上燈外地的古玩店給你出價,如果能超過七萬成交,那超過多少我再給您補多少!”
他繼續說道:“王先生,你可以去外面打聽我和我們冠寶齋的口碑,我可是在市博物館和翁洲大學供職,我要是幹坑蒙拐騙的活,人家不得鬧我單位去?”
“我跟您說實話,我們在跟市政府聯合擺這個攤子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跟政府搭上線,另一個也為了能減稅,所以我們給你的價錢一定是市場最高價!”
王憶有心出去再找兩家古玩店問問價,但第一他臉皮薄不好意思跑路,第二袁輝表現的確實實誠,他所透露出的資訊跟網上查到的幾乎一致。
最終他咬咬牙,說道:“八萬行不行?”
袁輝無奈的說道:“我不是要顯得自己牛逼或者手腕強硬,所以不給你講價,而是我不擅長談價,所以我往往都給人家底價——算了,再加兩千塊,七萬二。”
“這個周我手上沒收到什麼好貨,業績不行,不圖從你身上賺錢,賺個業績和名聲就行。”
王憶點頭:“謝謝袁老師,那咱們成交。”
袁輝掏出手機說道:“小優,拿合同和相機上來,今天終於開鍋了。”
趁著冠寶齋製作合同的時間,王憶打聽道:“袁老師,那個、那個七八十年代的收藏品你們這裡收的多嗎?”
“你想問紅色收藏品吧?”袁輝問。
王憶點頭:“對。”
袁輝說道:“收,但收的不多,九十年代都被滬都商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