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打邊爐打到海洋黃金(第1/3 頁)
討論過教育方法,王向紅最後問:“經過今天開展教書工作,你有什麼困難可以提一下,隊裡能解決的給你解決!”
王憶說道:“困難算不上,不過確實有兩件事得解決一下。”
“一件事是咱們教室門窗玻璃缺損太多,咱們能不能去供銷公司買玻璃補上?最近天冷,海風吹的學生打哆嗦呢。”
“另一件事也跟天冷有關,學生們吃不飽就容易冷,我一個單身漢攢錢沒用,所以我準備把我大學積攢的津貼、以後教育局的開支和咱隊裡發的工分都拿出來,買糧食給學生加加餐。”
“這樣我的小鍋不好使,咱灶上不是有三口吃大鍋飯時候的大鐵鍋嗎?搬一口大鍋過來,給學校設一個廚房吧。”
聽了他的話,屋子裡的人對他肅然起敬。
大膽說道:“王老師就是報紙上說的那樣,他是蠟燭,點燃自己,照亮別人!”
劉紅梅很感動,說道:“王老師這是一心為了咱王家、為了隊集體呀,咱不能讓他又費心又費錢,隊裡能不能負擔學生娃們的餐食呢?”
“還有王老師不是說你同學的家裡也要資助咱學校嗎?這樣隊裡再補充一下,是不是可以不讓王老師自掏腰包?”
“文書,你說。”大膽踢了王東喜一腳。
王東喜苦笑道:“隊集體的賬本就掛在牆上,你們可以自己去看看,咱隊裡確實幫不上忙,買柴油還賒了供銷公司的賬呢!”
“兩千升的柴油,買了幹啥!”大膽嘟囔起來。
王向紅臉色頓時難看。
王憶說道:“這柴油不用著急,馬上能派上大用場,具體是什麼用場先不告訴大家,我和支書心裡有數。”
王東喜嘆氣道:“半大小子,吃垮老子,五十多個學生娃——不對,不止五十個,今天我聽上工的婦女說,她們都要把娃娃送過來唸書,這可就多了,得一百個!”
王憶說道:“這是我跟學生們說的,隊裡不是給我算工分嗎?所以願意學知識的就來,反正一隻羊是趕,一群羊也是趕!”
王向紅也嘆氣了:“王老師,你確實費心了。”
“這樣,學生的吃食問題上,我個人每月捐出一百五十個工分……”
“不用。”王憶說道,“支書,您要是發揚風格了,那其他幹部其他黨員不得跟上?隊裡現在不富庶,都要養家餬口,就別讓大家為難了。”
“我不一樣,我是單身漢,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所以攢錢也沒什麼用,不如用在咱王家子弟身上。”
“行了,這件事這麼決定,你們先忙,我回去了,快要放學了。”
王東喜抬起手臂看了看手錶:“快四點了,是快要下學了。”
王憶回去給今天的工作收了收尾,然後放學鐘聲便響了起來。
這年頭學生下午只有三個小時的課時,四點鐘放學,然後回家裡幹活或者去上工——
現在外島鄉村的學生都是半工半讀,早上下午要上工,加上週六週天的兩天全工,他們可以算半勞力,這樣也能給家裡掙點工分補貼一下。
所以願意學習的孩子很羨慕城裡的學生,人家待遇好多了,每天課時長,週六也能上課。
外面還在下著雨,學生們紛紛披上雨衣。
一直以來外島漁家都沒有雨傘,因為不實用,老百姓們下雨外出多數是要幹活,打著傘怎麼幹活?
學生們穿的雨衣是用父母換下來的老雨衣改制的,這種老雨衣基本上是篷布改建而成,是墨綠色的。
於是王憶站在教室門口往外一看,雨幕中全是綠油油的頭。
“呵呵,真醜。”王憶偷偷嘲笑這些充滿時代特色的學生打扮。
這時候大迷糊冒雨而來:“王老師,下學了,我給你送雨披。”
王憶看著他伸出的手,一臉呆滯。
雨披?狗批!
他遞過來的分明是個肥料袋子!
上面寫著‘碳銨’倆字!
大迷糊自己也是個這種袋子,把袋子捋平再從袋尾往裡一塞套到頭上,一個小斗篷成型了。
王老師臉上的笑意迅速凝滯:“我就用這個來避雨?”
大迷糊說道:“嗯,文書剛才給送的,從庫裡支的呢。你不喜歡這個?那你用我這個。”
這次遞過來的是個尿素袋子,還印著含氮量45%。
王憶默默的披上自己的袋子說道:“算了,我還是用這個吧。”
他們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