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企業擴大成規模(第4/6 頁)
孫女嫁的幸福他便也感覺幸福,於是他收起玩笑話對王憶說:“縣裡的海洋養殖工作是我親自盯著的,這項工作關係到咱們縣裡以後若干年的經濟發展路線怎麼開展。”
“所以你們隊裡雖然有這個企業那個廠子我都不關心,我就關心海水養殖工作。”
“你們的廠子只有你這個大能人能帶著辦起來,而海水養殖的廠子卻是能讓各個村莊生產隊都給辦起來。”
王憶說道:“對,海洋養殖工作搞好了,咱們福海就能坐穩國家魚簍子的位置,以後老百姓的日子差不了。”
“嗯,至於我們生產隊的養殖場——現在我們養兩種經濟魚類,一種是鰻魚一種是對蝦。”
葉長安點點頭:“鰻魚可以出口創匯,港澳臺和日韓等市場很歡迎鰻魚。”
“對蝦適合銷售進北方的大城市,現在經濟活泛了,賺到錢的人多了,人民的這個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450元了,有能力去消費一些海貨。”
“我打聽過了,去年過年的時候不少大城市都出現了蝦荒的難題,一蝦難求呀,所以對蝦的市場是很大的。”
王憶隨口說道:“人均才450啊?還是低了一些。”
葉長安認真的說道:“不低了,咱們起步差嘛,是從一窮二白開始發展的。”
“發展到現在,就是去年——我國城鎮儲蓄存款達到了572億元,而農村的儲蓄存款也接近了400億元,合計起來要超過1000億元啦!”
他提起這些數字很自豪。
因為他是老革命,真真見識過建國之初國家多麼困難、人民多麼貧窮。
自豪之後也有感慨,葉長安說道:“根據去年人口普查,這城市居民人口是兩億三四,農村人口是七億七八。”
“結果這農村人口是城市人口的三四倍,可存款總量之間卻要差出接近一半!”
“貧富差距有點大,這可不是社會主義啊!”
王憶暗道,老爺子您可別不滿足了,今年這城鄉貧富差距已經是未來四十年裡最小的一年了!
葉長安沒有在這件事上糾結太久。
秋渭水買完了菜,他們熘達著回家。
路上葉長安又跟王憶說:“你媳婦兒說你愛吃鰻魚,愛吃鰻魚好,明天我領你去釣鰻魚。”
秋渭水問道:“我什麼時候說過王老師愛吃鰻魚啦?”
葉長安嘿嘿一笑,堅持著說道:“愛吃鰻魚好,明天我領著王老師去釣鰻魚,而且是釣非同一般的鰻魚!”
王憶的好奇心被勾起來了,問道:“什麼鰻魚非同一般?”
葉長安衝他擠擠眼:“咱外島的沙鰻,這個東西對男人挺好,對準備要孩子的男人更好。”
沙鰻跟河鰻都屬於鰻魚,但卻不是一回事。
首先它們的科屬不同,沙鰻是合鰓魚目、合鰓魚科、黃鱔屬熱帶及暖溫帶魚類,而鰻魚為鰻鱺目、鰻鱺亞目魚類。
簡而言之,一生都在海里的沙鰻跟澹水河裡的黃鱔是近親。
而跟黃鱔長得像、跟黃鱔生活區域也能重疊一下的河鰻卻跟它是遠親關係,跟一種叫引鰻的魚類是近親。
其次就是生活區域不一樣。
沙鰻在沿海分佈,喜好在海底石縫穴居,而河鰻主要分佈在長江、閩江、珠江流域,一般人們說的鰻魚就是河鰻。
其中翁州外海便生產沙鰻,這種肉食性的海鮮魚類數量較少,市場也比較小,所以養殖價值不如河鰻。
不過沙鰻的營養很豐富,比河鰻還要豐富。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它們被稱之為海洋軟黃金,因為它們的體內含有一種稀有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是強精補腎的關鍵成分!
葉長安要帶著王憶去釣沙鰻,便是出於給他補身子的考慮。
老爺子迫切的想看到重外孫。
他又感覺自己的身體不太舒服了,而且這次他有不好的預感……
王憶是個聽話的孩子。
既然長輩想要去釣鰻魚,那他便跟著去好了。
至於沙鰻可以滋陰補陽這回事?
不知道,這個我不知道,不要瞎說,不要胡亂聯想,不要汙衊人!
沙鰻生活在海底的礁石中或是泥沙中,作為鰻魚的一種,它們雖然生活在海里可依然是一種懶到要死的海鮮!
這東西有晝伏夜行的習性,一般是夜間出來覓食,所以葉長安想要釣到沙鰻就得晚上出海。
而沙鰻喜歡生活在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