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天涯島,接客了(第2/6 頁)
其他幹部連忙說:
“不錯不錯,古人都是月下獨酌,咱們黨員是燈下齊酌,這叫團結。”
“還別說,這船上燈光真不錯,比縣裡頭的燈光還要穩定呢。”
改革開放以後工農業生產用電量在快速增長,電量供應明顯不足,拉閘限電是家常便飯。
就著這個話頭,一名在長海公社剛上任的新幹部坐下說道:“你們縣城電力還不穩定?我們公社的電力才是真不穩。”
“現在我們農村的老人孩子就盼著吃飯和漁忙的時候別停電,可就在這個月,嗯,四月份,停電的事卻接二連三地出現了,而且停電的時間也很微妙,幾乎都是我們老百姓在吃晚飯的時候停電。”
聽到這話葉長安問道:“你沒有給電業局打電話問問怎麼回事?”
這新上任的公社幹部輕笑道:“問了,那邊不是事故停電,就是缺電限電,理由嘛,很正規,我們沒法挑毛病。”
“實際上它是有毛病的,對吧?”有人配合他問道。
這公社幹部笑了笑不說話了。
再說下去可就得罪人了。
至於電業局為什麼會給他們斷電,這裡的人都心知肚明。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海里又有好些海貨適合進肚子裡了。
電業局現在是全縣員工福利待遇最好的單位之一,員工吃海貨從不花錢,那這些海貨是哪裡來的?
葉長安沒有接這件事的話頭,但給王憶說了一聲:“回頭提醒我跟電力上聊聊。”
他在明面上沒再說什麼,只是將自己的沙鰻送給了船老大說:“給我們把這魚再燒一燒,再給打二斤酒。”
人人買酒。
船老大隨船的散裝一毛燒全給賣出去了。
他賺的腰包鼓鼓囊囊,心裡滿意又擔心:這麼多幹部,待會會不會把我當投機倒把給辦了?
一毛燒是一毛錢一公兩也就是五毛錢一斤,他賣的最便宜的都是兩塊錢一斤。
實際上這也不是他賣的價錢,都是幹部們自己給他的錢。
他也算是投桃報李,把幹部們伺候的很好:沙鰻不光用來清蒸,還用來燉。
蘿蔔可以燉鰻魚,鹹菜也可以燉鰻魚,不同的配菜不同的味道。
但都是一樣的好吃。
另外蒸鰻魚也有別的做法,船家找出一瓶沒捨得吃的豆豉,做了豆豉蒸鰻魚。
相比清蒸鰻魚,這豆豉蒸魚滋味更鹹,帶著豆豉略臭的獨特風味,讓鰻魚有了別樣口感。
大傢伙吃的讚不絕口。
主要是自己的勞動果實更香甜。
王憶和莊滿倉吃飽後抹了抹嘴巴又去垂釣,一晚上熘達著沒少釣成。
沙鰻和他熟悉的河鰻外形大不相同。
海里的鰻魚頭部比較大,前端略呈錐狀,身體細長呈圓筒形。而河鰻外表看起來圓碌碌,似圓錐形,色澤比較烏黑。
很好分辨。
葉長安這邊也釣到了沙鰻,都送給王憶,給這孫女婿補身子。
他今晚主要是找了個野外地方跟一些幹部聊天,只是打著一個夜釣沙鰻的名頭。
當然也可能是他真想給王憶補補身子了。
王憶這次來城裡一趟,再回島上便帶上了一網兜的沙鰻。
他這麼一忙活,穀雨就過去了。
過了穀雨,晚春便來了,海上雨季也跟著來了,後面連續幾天都是陰雨日子。
就在細雨朦朧中,天氣逐漸暖和起來,海水暖和起來魚也肥了起來。
等到雨勢停歇,時間迅速進入五月。
五月的外島,就開始炎熱起來了。
暮春變初夏。
五月一日勞動節,生產隊給社員們放了一天假。
王憶本來要陪同秋渭水去見葉長安,但葉長安去省裡開會了,於是兩人便待在了島上。
待在島上倒是也有事情要忙活。
挺著大肚子的秀芳等婦女教導秋渭水自己做鞋子。
她們現在做鞋子不是給自己做,是給孩子做。
雖然王憶說,以後隊裡不缺缺錢、不會買不起鞋子。
可外島婦女認為給孩子特別是小孩花錢買鞋子是完全沒必要的。
秀芳說:“孩子長得快,長個頭也長腳,要是全靠買鞋,不等穿破就穿不下去了,還是咱自己給娃娃做鞋子更好。”
“實惠!”
還有新嫁進生產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