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合作邊疆辦冷庫(上)(第3/4 頁)
憶也來了興趣:“他們可以幫忙建冷庫?他們有技術和機器嗎?”
王東美說道:“有,龜茲地區的供銷公司已經跟滬都方面合作投資了一座大型冷庫——具體投資達到1000萬元!”
聽到這話,除了王憶所有人都倒吸涼氣。
大膽更是震驚的說:“大美,你遇到的不是騙子吧?一千萬元?一千萬個萬元戶?!”
王憶聽到這話也開始倒吸涼氣了。
這他孃的是典型的馬雲那麼有錢應該拿出十四億,給中國人民一人發一億,實現全民億萬富翁。
王東美便笑話了大膽:“難怪大釗說現在草鞋的學問比你高一大截,很簡單的算術問題,你就犯了巨大的錯誤!”
“是一千個萬元戶!”社員們哈哈大笑。
大膽嘿嘿傻樂,然後說:“但這也夠多了啊,一千個萬元戶還不多?”
大傢伙紛紛點頭。
一千萬元,在這個萬元戶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實在是個令人震驚的數字!
王向紅自己在默默的抽著老煙桿,心裡盤算著這件事的可行性。
現在縣裡是有冷庫的,是二百噸級的冷庫。
但他們長龍鄉還沒有冷庫,各生產隊、村莊自然更沒有。
如果他們生產隊能建起一座冷庫,而且還是一百噸級的冷庫……
他心裡火熱起來,便看向王憶沉聲問道:“王老師,這件事你怎麼看?”
王憶說道:“咱們隊裡只有一座天然冷庫,它說是冷庫,其實儲存條件不佳,也無法長期穩定的儲存海鮮。”
“對於咱們漁家來說,漁船和冷庫應當是同等重要的生產資料,沒有冷庫,漁獲就只能第一時間進行出售,一旦拖延了時間就會腐敗變質,那樣的漁獲可就不值錢了。”
王向紅說道:“一點沒錯!”
“要是有了冷庫,咱們可以儲存漁獲,可以跟豐產季節錯開,要是咱們生產隊能建起一座冷庫,那咱可就先進了!”
這件事,王憶早就琢磨過了。
天涯島確實需要一座冷庫,當然不能在島上,第一島上沒有合適的地質條件,第二冷庫對電力需求極大,這必須得去縣裡擇址開建。
但建冷庫需要製冷機,這方面他沒辦法提供幫助,23年當然有的是製冷機。
問題是冷庫這東西在福海可是稀罕物,一旦建起肯定少不了單位來參觀。
到時候遠超這個時代的先進製冷機暴露在參觀者視野中,實在很危險!
現在機會來了。
王向紅也知道這是機會,他動心了,但也很無奈:“龜茲地區可是縣級單位,人家食品廠來尋求合作物件,怕是起碼得跟鄉里合作,咱們生產隊……”
“咱們生產隊有優勢。”王憶截住他的話說道。
“什麼優勢?”好幾個人異口同聲的問。
漁民都知道冷庫的重要性。
王憶說道:“資金優勢。”
他看向王東美先問道:“根據你打探到的訊息,這家食品廠打算怎麼來找合作物件?怎麼建起冷庫?”
王東美說道:“他們單位可以出面聯絡機器和建築材料,也可以在邊疆地區貸款,低息借給合作單位,又合作單位獨立建庫,產權和經營權也歸於合作單位。”
“但是,附帶條件是冷庫每年要給他們提供海產品三百噸,並按照市場價優惠百分之五!”
王憶問道:“貸款數額是多少?”
王東美說道:“不好說,從五十萬到一百萬都能做到,年利息是千分之六。”
大膽說道:“千分之六?6厘錢的利息?這很低啊!”
王東美說道:“那可不是嘛,這是非常大的優惠條件,他們食品廠好不容易向邊疆地區的銀行爭取來的。”
王憶說道:“那讓他們把這個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優惠政策保留吧,用在別處吧,如果他們單位跟咱們生產隊合作建起冷庫,那我們不用他們的貸款。”
“他們只需要出技術、出機器、幫忙聯絡建築隊,咱們隊裡自己出錢!”
這年頭,公家單位之間合作,而且是兩個距離上跨越了整個中國的單位來合作,效率必然低下。
雙方要合作,那就得先考察、先論證,等到開始投資建冷庫了,恐怕得進入明年。
而天涯島現在資金都用在基建上了,隨著樓房建設完成,他們的隊集體財政上可以抽調出大量流動資金。
那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