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是的,克里斯朵夫·羅賓?”噗提醒了他一句。
“噗,等我——你知道——等我不再做什麼都不做的時候,你會找時間到這裡來嗎?”
“就我一個人?”
“是的,噗。”
“你也會在這裡嗎?”
“是的,噗,我會的,真的。我發誓我會的,噗。”
“那就好。”噗說。
“噗,你要發誓你不會忘了我,永遠都不會。等我到了一百歲都不會忘了我。”
噗想了一小會兒。
“那時我該是多少歲?”
“九十九歲。”
噗點了點頭。
“我發誓。”他說。
克里斯朵夫·羅賓的眼睛仍然看著那個世界,他的手卻慢慢地伸了出來,摸到了噗的爪子。
“噗,”克里斯朵夫·羅賓非常認真地說,“如果我——如果我不能——”他停了下來,又努力開口說:“噗,不管發生了什麼,你都會理解的,是嗎?”
“理解什麼?”
“噢,沒什麼。”克里斯朵夫·羅賓笑著從地上跳了起來。“來吧!”
“去哪兒?”噗說。
“隨便什麼地方。”克里斯朵夫·羅賓說。
他們一起離開了,但是不管他們走到了哪裡,也不管他們在路上發生了什麼,在森林最高處,那個充滿魔力的地方,一個小男孩和他的小熊永遠在一起玩耍著。
譯後記 回到兒童時代(1)
我們小時候讀過不少兒童故事書,也看過很多動畫片,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小時候從來沒有讀過任何一本關於“小熊維尼”的故事書,也沒有看過任何一部迪斯尼製作的“維尼”系列影片。直到接到這套原版故事書的翻譯工作之前,我對於“小熊維尼”簡直全無概念,只覺得這個名字聽起來很熟。因此,當約稿人在電話裡跟我說:“小熊維尼你知道吧?”,我只能不知所云地回答說:“哦——哦——”
兩本薄薄的故事書,在我拿到手裡時,我仍然以為那裡面無非是一些簡單幼稚的小故事,再配上一些天真童趣的插圖——就像我們小時候讀過的《小紅帽與大灰狼》和《豌豆公主》那樣的兒童讀物,不過如此。我要做的仍然是枯燥無味的翻譯工作。可是,一本書才翻譯到一半,我就已經被那些妙趣橫生的小故事徹底折服。它們完全突破了我對兒童讀物的狹隘理解:如此巧妙的構思,精彩的對白,鮮明的人物形象和令人捧腹不止的幽默場景……兒童讀物能寫成這樣,實在是大大超出我的想象。翻譯到最後我才意識到,其實這套《小熊維尼》不僅是給孩子們看的故事,更是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尤其對那些被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時刻困擾的成年人來說,它更像是一劑舒緩心靈的良藥。在人們對於很多純真美好的快樂已感覺陌生時,這些故事恰恰能帶你回到兒時遙遠而甜蜜的記憶中,彷彿你也置身於那個年代,說著同樣幼稚直白的語言,幹著同樣無聊可笑的傻事,甚至夢見同樣天真而荒誕的畫面……所有這些我們天性中自然而生的快樂,都會從這套書的字裡行間緩緩流出,注入到每一個讀它的人的心靈,不論是無邪的孩童心靈,還是被現實繁雜的瑣事汙濁的心靈。
噗這頭憨厚可愛的小熊是整套故事書的主角,對於它我不必再做進一步的介紹。在《小熊維尼》這本書的序言裡,作者米爾恩已經給出了一個孩子氣的解釋——它的名字來自倫敦動物園裡一頭叫“維尼”的熊,以及克里斯朵夫·羅賓曾經有過的一隻天鵝。如果要追根溯源,那麼噗的原型實際上就是我們熟知的玩具“艾德熊”,1921年,米爾恩的妻子從倫敦的一間著名店鋪“Harrods”把它買回家,作為送給他們兒子克里斯朵夫·羅賓一週歲的生日禮物。故事中的其他角色基本上也都存在於作者本人(以及他的兒子)的真實生活中——小豬皮傑和毛驢咿呦是鄰居送給克里斯朵夫·羅賓的禮物,袋鼠媽媽、小豆和跳跳虎則是後來作者和他的妻子送給兒子的,只有貓頭鷹和野兔出自作者本人的虛構。'“故事中的動物幾乎全部來自育嬰室,我的“合夥人”(我太太)先為他們設計好不同的聲音及語言,然後在他們的主人(我兒子)的愛心照料下,每一個動物的特質則發展呈現為一個獨特的性格角色。”——米爾恩'當所有這些角色,包括兒子克里斯朵夫·羅賓,被米爾恩安置到“百畝森林”這個特定的環境中後,一個生機勃勃的獨立的世界就此誕生了。在《小熊維尼》原著的封套頁上有一幅由作者謝巴德(Ernest )手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