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來從未想到有一天會和皇位如此貼近。英宗親征,他留守北京,實際上沒有任何實權,因為大半政府要員均隨皇帝外出,他自己在北京只是充當一個象徵意義的擺設,一切事務均由各部留守官員處理。
誰曾料,英宗皇帝被蒙古人活捉了,一切壓力目光,均集中在郕王身上。
郕王理政事,他不是皇帝,當然不能御正殿,只能在午門會百官。
第一次主持會議,郕王就看見百官接二連三出班,異口同聲,共同聲討王振傾危宗社,要郕王下令族滅王振。由於皇帝因王振被俘,群臣聲淚俱下,現場氣氛十分哀沉悲壯,哭聲連片。
郕王也是二十歲左右的青年人,沒見過這種陣勢,不知怎麼辦才好,便起身離座,想入內殿找嫡母孫太后商議辦法。結果,未等宦官關上大門,眾臣一齊湧入,非要當天討個說法。郕王沒辦法,下令抄王振的家,並派指揮使馬順負責此事。
眾人喧譁,高喊“馬順乃王振一黨,應派都御史陳鎰去主持籍沒事宜”。傳旨太監金英有點煩,叱令眾臣退朝。百官此時再也忍耐不住,爭相上前想扭住金英。金太監見勢不妙,脫身逃入大內。
指揮使馬順狗仗人勢,以為自己剛剛得了令旨,有話語權,便厲聲喝斥群臣。
眾人正愁找不著主兇洩憤,給事中王立右忽然撲上前,以拳猛擊馬順的腦袋:“你這賊人往日一直依仗王振,今天怎麼還這麼膽大!”
百多號人紛湧上去,你一拳我一腳,沒多久楞把馬順這麼一個大漢毆斃於當地。
這不算完,群臣又索求王振平素最信任的毛姓、王姓兩位太監,金英公公怕牽扯到自己,立刻命人把內殿內開條縫,把王、毛二人踹出去頂缸。
眾人上前,拳打腳踏,立斃二人,並陳屍於東安門,禁衛軍士也紛紛上前踩踏屍體解恨。
接著,王振的侄子錦衣衛王山也被人押來,五花大綁跪在中廷,眾人爭相上前擊打唾罵。
由於當著郕王面未得令指毆殺三個人,百官心中憂懼不安。郕王本人也侷促不安,不知事情發展下去要亂成怎樣,他屢坐屢起,很想返回內宮。
兵部侍郎于謙忙上前攬住郕王的袍服,進諫道:“殿下不要離開,王振乃罪魁禍首,不抄家不足以平民憤。眾臣行為過當,皆一心為國,沒有他意。”
郕王聽勸,馬上派人宣旨,表示馬順罪應處死,百官各歸位司其職,不會追究責任。眾人跪聽旨意後,拜謝行禮有秩序退出,終未釀成大亂。
當日之事,全賴於謙挺身而出,臨危不亂,關鍵時刻留住郕王,處置得當。所以,事定後,吏部尚書王直王老頭拉著于謙的手嘆息道:“朝廷正賴您才得定安!今日之事,雖有一百個我王直,也不知能幹什麼!”
由於表現出色,孫太后下詔任於謙為兵部尚書(原來的尚書鄺埜已死於土木堡戰事)。
明廷清算王振,對老王家及王振徒黨均行抄家,史載“(王)振第宅數處,壯麗擬宸居,器服珍玩,尚方不及。玉盤徑尺者十面,珊瑚高者七八尺,金銀十餘庫,馬萬餘匹,皆沒(於)官。”
王振之侄王山被押入鬧市凌遲,族屬男女老幼皆斬。王振光宗耀祖未成,三族皆成鬼魂。
延至八月二十九日,由於文武大臣紛紛上章勸郕王即位,邊事緊急,國賴長君,孫太后不得多降詔,以郕王繼位帝位,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改明年為“景泰元年”。
這位郕王朱祁鈺,便是明景帝。
孫太后心裡雖然不舒服,仔細一想畢竟嫡孫還是皇太子,只能放眼長遠了。其實,史書《英宗本紀》中講英宗乃孫氏所生,其實並非是她親生,“(孫氏)亦無子,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也”。皇宮內殿氣象森嚴,卻總能發生些千古不能破解的離奇案子,明英宗至死也不知道自己生母是誰。知道這一天大秘密的,只有孫氏本人,她至死也未講出真相。與她相比,宋朝的劉太后真賢惠善良好多。
有英宗皇帝捏在手裡,也先膽大氣壯,在給明朝的書信中言辭悖慢,索金索物。
明景帝召大臣議事,兵部尚書于謙泣言:
“瓦剌賊人無道,必將長驅深入侵掠,宜早為之備。先前京中各營精銳,基本皆隨太上皇出征,京中軍資器械,十不存一。當急之計,應召集民夫義勇,更替治河漕運官軍,讓他們一起前往神機營報到,操練聽用。工部方面,也要馬上日夜趕工,督造防守器械。京師九門,應遣都督孫鏜、衛穎等人親率士兵出城守護,列營操練,以振軍威。文臣方面,應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