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2/4 頁)
當然位列其中,他算了算時間,距離上次大戰適才過去五十天,距離黃晟功部補充滿空缺僅僅四十天不到。
升為鷹揚中郎將,黃晟功圓滿了一大心願,武恆飛待他真的不薄。可是待他不薄的武恆飛雖然滿足了他的人生一大心願,卻實在沒有能力繼續滿足黃晟功一中郎將下屬兩營的完整編制。
到最後加給黃晟功的也只是一部千騎官兵。
戰爭已經打了好幾年,和平時期可稱一方大佬的校尉軍中是換了一茬又一茬,全軍本來寥寥可數的中郎將和之上加號將軍也逐漸稠密了起來。如果每個人都編制齊滿的話,北漢軍兵力至少要翻增一倍。
帶著中郎將銜領一營兵的主兒軍中不在少數,黃晟功手下能多出一部兵馬,這已經是武恆飛照顧他了。當然,在親衛的編制上,武恆飛沒有難為黃晟功,按規定給了一個曲的編制,實際兵馬也達到了三百人。…;
親兵,隨身護衛也,生死與共,更甚私兵。軍司馬及以上職位著始配,隊、都、曲、部,直至大將軍一級的親兵營。只是少有人員能配齊者。
以大將軍為例,一營親兵五千人以上,養這麼多私兵你想幹嘛?真若是實打實了,你這不就是明顯在招惹大王的眼嗎?所以,親兵實額越往上空缺比例越大。
黃晟功沒把祝彪調進親兵曲,真正的人才應該在最殘酷最艱難的地方歷練。
這次他再來樓煩城,身負的任務已經改變了。樓煩城裡沒有武恆飛‘靖邊將軍’的大旗,這裡只有一個威虜將軍。一個比中郎將高上一等的雜號將軍是沒有資格使喚黃晟功衝鋒陷陣在第一線的。
這不僅僅是官職問題,更重要的是他沒那個資格統帥武恆飛那般的大軍,樓煩城內步騎一共才兩萬人而已,騎兵主力就是黃晟功部。
黃晟功已經從前一仗衝鋒陷陣的一員騎將,轉換為這一陣中指揮騎兵作戰的方面統帥。他已經不能大吼一聲帶頭全營衝殺最前,而是需要坐鎮最後指揮排程騎兵作戰。他的親兵當然也隨之從最前線轉到最後。把祝彪調進親兵曲,那是在埋沒祝彪的才華。
“這怕有十丈高了?”祝彪吃驚於樓煩城城牆的雄偉。前一次大戰,雖然兵鋒目標一直是樓煩城,可作為騎兵大部隊中的一員,他是始終沒有見過樓煩城一次的。也只有在撤退時遠遠望了樓煩城一眼,除了一個城廓的輪廓外什麼也看不清。
“本來只有五丈,朝廷立為邊塞要卡之一,城圍加高三丈,就是八丈。估計烏維馱拿到手後,又加高了一點。”馮恩江立馬作解釋道。
他早些年還在未更名為樓煩城的盧龍塞裡待過一陣子,對這裡很是瞭解。
樓煩,不,盧龍。大軍收復後,立馬就改回了原先的舊名——盧龍塞。
沒有依山而建,完全是平地而起。
這是一座城市,以居住為第一要務的城市,而不是純粹性的軍事要塞。即便到了北漢手中五百年時光,也沒有改變這座城市的基礎。
城門內,寬闊的大道,足可四輛馬車並行,一幢幢房屋臨街而立,非是街上一個行人都無,一家面鋪都沒開張,這完完全全就是一片繁華熱鬧的市井。
五丈高城牆,一千丈長的城邊,四四方方的一座城池,真的沒有專門為軍事而建的要塞所特有的精縮緊湊感。
現在城牆加築到了**十丈高,已經是軍事要塞級別了,可是你只要一想它的周長,四千丈長,換成二十一世紀話就是13。333公里,你就沒辦法把它當做軍事要塞來防守。特別是對比一下身後的居延城。
威虜將軍王子騰手下一萬多步甲,防守時,都不必要留下預備隊,也只是能強強圍著城牆站齊一週。太坑爹了!
“怪不得稽陬意思都不意思一下,就乾淨利索的走人。這盧龍塞,意思一下就要填進去幾千號人……”祝彪恍然道。
一百三十一章 千軍陣前揚威名
ps:收藏,收藏,求收藏……
城北校場。
休整了一日的騎兵營全體集結於此,六千多騎,黑壓壓的一大片。人聲馬鳴,無個休止。
黃晟功屹立在點將臺上,雙目威嚴的注視著下面的軍士。他們北上盧龍塞是來幹活的,不是等著被幹的。現在歇息一整日,就該上工了。
——大軍出塞,奔襲居延海!
“嗚嗚嗚……”號手眼睛一雙雙的緊盯著黃晟功,見他大手高揚起,下一瞬間低沉凝重的號角聲就徹響在校場上空。
人聲停,馬鳴止,英武肅殺之氣頓生。黃晟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