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部分(第3/4 頁)
曉得祝彪弓弩兵種屬性升到了b階,所部弓弩殺傷力大增。
踉蹌之中。混身是血的風裡眼一頭栽倒馬下。
“大王被射死了!”
“風裡眼已死,降者不殺!”
“大王死了!”
跟著風裡眼一起倒楣的,還有他身邊的旗將。兩支弩矢穿透了他胸膛,因此當即殞命。旗將一死,風裡眼的大旗跟著倒了下來,再加祝振國適機的揚聲高呼,鏑鋒們跟著狂喊,頓時的,賊入就完全亂了起來。
這個機會,祝振國如何會放過!
他暴吼一聲,長槍掃過,接連拍碎了七個賊騎的腦袋,然後驅馬挺入賊騎群中,將長槍舞得如同梨花紛落一般。點點寒芒好看,卻盡是催人小命的閻王帖!
“風裡眼已死!降者不殺——”
百十鏑鋒士氣如虹,歡呼聲震耳欲聾,完全將賊騎的喊殺聲壓制,這樣的混戰中,誰的氣勢更盛,誰就佔據優勢,現在這優勢,就完全倒在了祝振國這邊。
祝振國舌尖舔了下唇角,也不看自己的戰果,橫槍又是狂突。在他的帶動之下,他身後的百十鏑鋒,再度向前突擊,只是一個瞬間,就又在地面上留下了五十餘具流寇的屍體!
這是壓垮賊騎鬥志的最後一根稻草。
原本向前湧來的賊騎們掉頭開始逃跑,祝振國一邊命人吹號,一邊大呼小叫,招呼手下跟進追殺。
大梁王腦門青筋直蹦。定陽王現在如何,至今也沒見行跡。而湖的對面的風裡眼營地,隔著二三十里寬闊的洪湫湖,也能看的清晰。
大火同樣在風裡眼營地中升騰。看那規模,看那聲勢,顯然,風裡眼部也完了。
“大王,各部都已召集完畢——”手下大將來報。
這完全就是靠著定陽王、風裡眼兩部的‘犧牲’,換來了大梁王召集所部的時間。
雖然亂糟糟的部眾,膽戰心驚的部眾,怎麼看都不是能打勝仗的樣子。大梁王也只能祈禱著漢軍連破兩部之後體力、馬力消耗了。
清晨,太陽昇起。
洪湫湖畔,五萬左右的義軍排著參差不齊的佇列,對峙著不遠處的漢軍鐵騎。
左右營中軍匯合,除去夜裡廝殺的傷亡和看守俘虜的部眾外,陳孟仁身後策馬立著一萬兩千騎。
將士們疾馳半夜,廝殺半夜,卻依舊沉穩如山,士氣如虹。
大梁王、定陽王打量著對面的漢軍,還好,還好,只是一萬來騎,而不是想象中的數萬騎。自己還有機會!
還有機會逃命!
死裡逃生的定陽王根本就沒再想著‘反敗為勝’。主力雖還齊全的大梁王卻心知自己部眾的狀態,是多麼的惡劣。
但不管是多麼人心惶惶,他們總是有四五萬人呢。不求抵擋漢軍多久,只要時間夠自己脫身的就行。就是四五萬頭豬,也待好一段時間來抓不是?
大好人生還長著呢,大梁王可不想應當初兄弟結拜時發下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
元武十一年正月裡,洪湫湖畔,北漢河東軍先鋒陳孟仁,將鐵騎萬五,破大梁王定陽王風裡眼三匪酋。
陣斬定陽王、風裡眼,俘大梁王!(未完待續。。)
第八百八十六章 驚齊
“南樂太守李鞅。”
“歸嶽太守高楷。”
“拜見祝帥!”
正月底,祝彪大部隊終於開進了齊國。南樂、歸陰兩郡太守邊界出迎拜見。
“哈哈,這慈州刺史還真做的出來。不來相迎也便罷了,竟一個州中大吏都不遣見!”
祝彪是個很‘豁達’的人,但再豁達,對這種情況也豁達不了!
和緩的接見了李鞅、高楷,可四周熟悉他的人,卻能從他身上看到一絲殺氣的升騰。
慈州刺史和另外幾郡太守,是表達了自己態度嗎?
二月初六,祝彪發兵五萬,兵分三路進襲博龍、梁父、曲池三郡。同時整合南樂、歸嶽兩郡郡兵,照顧新兵兩萬。二月初八,田偃如歸嶽郡守府,拜見祝彪,同時三百陷陣營歸列。
心蕭蕭,意冷冷。從歸嶽郡守府走出來的田偃,內心孤涼冰寒。
他沒能取得祝彪的支援,雖然這個自己曾經全心投效的大帥言語不明不清,可內中蘊含的異樣,田偃還是體會的清清楚楚。
唐王對齊國動心思了——
如果王族短期間還內鬥紛爭個不休,不能削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