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部分(第3/4 頁)
去。
汶州,石門郡。
周瑾文看著自己大哥,面上慢慢的冷笑,他真想問周彝文一聲,你是我親哥嗎?
固然,我跟你爭過大位。可現在事情都過去這麼長時間了,你我也都淪為凡夫平民,你至於記恨到現在,死也要拖著我一塊去死嗎?
“大哥,聽小弟一聲勸。凡事三思而後行,休要一念之差,誤人誤己!”
“送客!”
將手中茶盞往桌面上狠狠一頓,周瑾文甩手進了內堂。
“你,你……”
臉面清白的周彝文簡直要破口大罵。這個不肖子孫,之前賣了汶陽城不提,現在眼看奪回基業的時機到了,卻還一心從賊,簡直是鬼迷心竅,執迷不悟。
氣沖沖的回到自己府邸,周彝文端起一盞紅涼茶,連喝了三大口,然後抓著茶盞在地上摔了個粉身碎骨。“豎子,豎子——”
“呵呵,大公子,某家說的如何?周瑾文,已經不再是周帥的三公子了。他被祝彪被漢賊嚇破了膽!”
“白二先生。不肖三弟雖然不肖,可他也是我周彝文的三弟。雖不從謀,也不會向官府告發我的。所以,周某希望你們那邊不要對我三弟下狠手。”
“哈哈,大公子放心。這個要緊時刻,在下可不會節外生枝。你周家乃是汶州當局盯緊了的要人。突然出事,某等豈不是不打自招麼。”
周瑾文府中。把老大趕出去之後,周瑾文越品越感覺不對。
自家兄弟可是被當局盯緊的‘要犯’,自己大哥竟然這麼明白的找上門來,不做絲毫掩飾,他不怕郡府懷疑嗎?要知道現在是要緊關頭,對於周家最好的動作就是大門緊閉,二門不邁。
“不對,肯定是有哪兒他能握的住……”
深知道自己大哥也不是什麼慷慨悲歌之士的周瑾文,突然滿臉震驚的站起。“難道,難道……”
“對,對。一定是這樣。不這樣,他膽量沒這麼大——”
周瑾文如同困獸一樣在房間裡團團打轉。怎麼辦,自己該怎麼辦?是從老大那邊呢,還是繼續站在祝彪哪裡呢?
一個問題浮現在周瑾文的心頭。“老大那邊,即便是最初一步能走順,他們最終能贏得了祝帥的十萬強軍嗎?”
慈州軍已經打退了聯軍——
那一個新傳過來不久的訊息也跟著浮現在周瑾文心頭!(未完待續。。)
第八百九十五章 利益決定一切
八月中旬,周彝文反於汶州石門。汶州八郡,五郡響應,但因為準備不足,高唐、北興兩郡先後事敗。而令世人皆感覺到奇怪詭異的是,之所以讓周彝文會準備不足的原因,乃是他的好三弟周瑾文再次站到了漢軍這一邊!
察覺事情不對的周瑾文,改頭換面奔出了石門郡城,自己一路往汶陽城去趕,才再讓隨從回城向郡府衙門告發。
事實證明周瑾文的謹慎是正確的,石門郡上下都有人參與進逆謀。石門太守雖不在此列,卻依然被架空,權力全無。
民間有人說,這根本就是有人拉周家的大旗做虎皮,事情的主事者不可能是周彝文。否則,之前祝彪根本不會這麼輕易地放過他。
有人說,這是淄博朝廷的謀劃。
還有人同意了淄博謀劃的說話,再又更加深了一步:周彝文出來做大旗,周瑾文跳起揭發告密,乃是周家的分頭下注之法。之後不管那一邊獲得勝利,周家都有血脈儲存。
世家大族在必須站隊的時候,這是他們的慣用之法。
但不管民間百姓士子怎麼說,汶州的紛亂是起來了。王仁卿急忙籌借餘下諸郡兵馬,首命王韶領兵一萬進抵高唐,抵住叛軍自西面來的威脅。然後餘下兵馬駐守北興和汶陽,無比保證糧草物資向閬州的運輸。
整個汶州正規軍不過六萬人。
因為五郡的叛亂,淪為叛軍和波及傷亡的軍士。總數接近兩萬軍。餘下軍兵也人心騷動,王仁卿頗是知兵,曉得如此情況下貿然興兵討伐石門三郡是下下之策。
祝彪在汶州的根基實在太淺。許多百姓都還念著老帥。念著周家的好。再有,漢軍與汶州軍幾次廝殺大戰,汶州軍每戰死一個兵,就是一個家庭對祝彪的仇恨。
整個汶州八郡才多少人口啊?不過五十萬戶。
戰死的汶州兵家庭,及利益牽連受損的家族,整個汶州至少五分之一的百姓對祝彪抱著仇視態度。這可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如果這些人再能發動自己的親戚朋友,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